合并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颈椎病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中医骨伤科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m890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合并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颈椎病中医证候特点,为本病的临床辨证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选自2013年4月-2015年2月到广东省中医院骨科就诊的合并围绝经综合征的颈椎病患者,收集其中医四诊资料等相关信息,分析其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结果:共纳入216例合并围绝经综合征的颈椎病患者,失眠、眩晕、头痛、畏寒肢冷、肢体麻木、心悸、潮热出汗等为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其中血虚、阴虚、肾虚为主要病机.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19个中医症状及体征进行降维处理,共提取了6个公因子,对6个公因子及舌脉象进行聚类分析,结合临床实际,得出5种证候分型,分别为肝郁气滞血瘀证、肾阳虚证、气血亏虚证、肾阴虚证、肝肾不足证. 结论:合并围绝经综合征的颈椎病常见临床症状主要为失眠、眩晕、头痛、畏寒肢冷、肢体麻木、心悸、潮热出汗,主要证型为肝郁气滞血瘀证、肾阳虚证、气血亏虚证、肾阴虚证、肝肾不足证.
其他文献
目的:对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在治疗退变性腰神经根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住院并需手术治疗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6例,采用经皮全脊柱内镜微创手术进行减压治疗.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年随访时予以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
斜圆针疗法是介于针灸疗法和针刀疗法之间的一种新的疗法,它的针具短细而斜圆,安全同针灸针,疗效同小针刀,它从针刺方法、理论基础、作用机理上都有独特之处和新突破.它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疗效快速,是非常适于推广普及的疼痛病治疗方法.该疗法适用于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颈肩臂腕胸腰臀膝踝部位的所有肌肉、经、关节的疼痛性疾病及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膝关节增生症等疑难病。提出了“八区三级”疼痛病诊疗
本文系统阐述了理伤快速点穴法在骨伤科疾病中的应用,指出石氏理伤快速点穴法是用双手,或肘、膝关节,以点、按穴位,推、循经络,扳、顶关节等方式破结通滞,活血散淤,舒筋解痉,从而达到经络通畅,气血调和,关节平衡的治疗效果。
介绍了一例腰椎狭窄合并黄韧带骨化行手术治疗的病例。在全麻下腰后路行全椎板减压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留取切除的黄韧带结构送病理学检查,经病理学证实为腰椎黄韧带骨化。患者腰腿痛症状术后即刻缓解,神经症状恢复相对缓慢。本病例患者病程长,从发病至就诊经历2年的症状加重期,且出现明显大小便障碍至少3个月的时间,这也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虽然患者术后下肢行走功能较前改善,但膀肤功能未见明显恢复,严重影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黄芪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4月3日至2016年4月3日本院骨科门诊收治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单纯小针刀治疗,治疗组48例采用小针刀配合黄芪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将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VAS评分变化以及治疗后3个月内的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随访时,WAS评分
目的:探讨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后的转归.方法:将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治疗的107例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男60例,女47例;年龄16~60岁(39.9±14.3岁);病程3d~10年(16.94±21.01个月);突出节段L3/46例,L4/546例,L5/S155例.均采用保守治疗,治疗3~6个月无效或治疗过程中出现症状进行性加重、伴马尾神经症状者采
笔者自200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采用中草药外敷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积液260例,收到良好效果。用生栀子、威灵仙、当归、椿白皮、红花、五加皮、生姜、醋等,将上药捣碎调成糊状外敷贴于患处,应用绷带固定24-36小时,去除外敷药物,用绷带固定卧床休息两周,两周后下床功能锻炼。一般的一次性全愈,3周后可以再敷药,比较严重的患者可3次外敷药物。应用中草药外敷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积液,主要是调
目的:通过循证医学评价中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效果,为临床医生选择用药和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提高临床诊疗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CBM、CNKI(1990.01~2012.01),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与会议论文纳入中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评价质量和提取有效数据,而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下,中医骨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一些亟待解决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研究生培养经验,对骨伤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进行了初步探讨.中医骨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临床操作技能亟待提高、学习新技术、新理念意识缺乏等问题。笔者认为每年新一届硕士研究生招录工作在4月份基本全面完成,距离9月份开学有将近半年时间,此时不可“放养”,应该逐渐引领其进入“骨科研究生”角色,提前补充
目的:探讨动力悬吊牵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2010年1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93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布带悬吊牵引,腰背肌功能锻炼,8-10周后带腰背支具下床挺腰活动,在X线片上测量治疗前后前缘及侧面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93例病人进行出院后1-3年的随访,82例症状及阳性体症基本消失,脊柱稳定性及活动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