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掺杂钛酸锂(Li4Ti5O12)电极材料纳米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来源 :马尔文帕纳科第15届中国用户X射线分析仪器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主要使用碳负极材料。零应变的钛酸锂被认为是比碳更安全、寿命更长的负极材料,在混合电动汽车和风/光/电并网、智能电网等领域有独特的应用前景。本文以钛酸四丁酯和氢氧化锂分别为目标产物的钛源和锂源,以醋酸钙为掺杂的钙源,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钙掺杂的Li4Ti5O12电极材料,通过XRD、XPS、TEM、SEM、Rietveld精修和第一性原理泛函数理论计算等测试和计算方法对材料的结构和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钙掺杂钛酸锂为纯Li4Ti5O12的尖晶石结构,并具有100~200nm均一分布纳米微球形貌。钙掺杂不影响材料的尖晶石晶体结构,但材料的比容量、循环稳定性和电导率得到了提高,主要原因是Ca掺杂取代了Li4Ti5O12尖晶石结构中16d位的Li原子。
其他文献
应用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分析矿石样品具有定量准确、试剂用量少、重现性好等优点,但由于目前稀土标准物质较少,不能满足复杂稀土矿石类样品的准确定量要求.本文采用配置人工标准样品,解决了现有稀土标准物质较少的问题,加入高纯稀土氧化物La2O3、CeO2、Y2O3增加了La、Ce、Y的线性范围,利用人工标准样品和现有稀土标准物质、碳酸盐标准物质制作工作曲线,建立了XRF测定稀土矿石、矿化样
本规范适用于新安装的、使用中的和维修后的各种类型的波长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校准。波长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用于固体、粉末或液体物质的元素分析。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X射线管发出的初级X射线激发待测物质中的原子,使之产生荧光X射线,通过晶体分光并用探测器测量,根据各元素特征荧光X射线谱线的波长和强度进行元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依据国家有色金属YS/T483-2005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以下简称XRF法)行业标准,进行铜火法冶炼过程中阳极铜分析的比对,以便可以根据XRF法检测阳极铜的杂质含量来指导生产.
本文在ISO9216-12003(E)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增加四硼酸锂熔剂的使用量,得到了更好的稀释比.同时对标准工作曲线进行创新,弥补了原ISO方法中标准曲线各点之间空当过大的问题.本文同时对此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重复性、再现性、检出限等技术指标进行了验证,证明此方法完全可以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本文探讨了一水铝土矿与三水铝土矿烧失量的差异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中造成的影响.采用试验的方式考察了硼酸锂熔融制样过程中铝土矿的烧失量损失情况,试验表明在熔融过程中,烧失量越大的样品质量的损失也越多.运用理论计算分析了烧失量的损失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一水铝土矿绘制工作曲线来测量三水铝土矿样品时,将导致三水铝土矿中各组分测量结果偏高;烧失量的差异对主量元素测量结果影响较大,而对微量元素
本文对近七年来X射线荧光光谱仪在稀土分析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环境、矿物、富集物、化合物、金属、合金、功能材料以及过程分析中稀土元素的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检测方法涉及钢铁、有色、石油化工、地质、生物、电子材料等领域.展望了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在稀土行业的应用前景.
用粉末样品压片,使用国际上最新型研发的波长与能量色散复合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海洋沉积物、水系沉积物、岩石和土壤样品中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Y15个稀土元素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法根据这种复合型仪器的特点和要求,选用相同的激发电压,电流和X光管过滤片,在相同的测量时间内,各自能分析多种元素,从而能大大节要分析时间.对波长色散,又用不同含
波长与能量色散(WD-ED)复合式X射线荧光(XRF)光谱仪可对样品进行波长色散和能量色散同时分析,是一种先进的双核X射线分析技术.采用粉末压片法制样,以37个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和海洋沉积物等国家标准物质作为校准样品,对26种轻元素和受干扰的痕量元素选用波谱核进行分析,29种主量元素和无干扰的次量及痕量元素选用能谱核分析,建立了WD-ED复合式(XRF)光谱仪对海洋沉积物中55种元素进行多元素
利用锐影X射线衍射仪结合加热和力学加载装置,原位测量了铀铌合金晶体结构和微观组织随温度和应力加载的演化过程。实验结果显示,单斜结构α〃相铀铌合金的微结构会随温度和加热时间发生显著变化。首先,α〃相的(110)和(021)晶面间距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减小再增加的变化过程;其次,温度达到430℃后,α〃相快速分解为正交结构的α相和bcc的类γ相,相分解过程在数分钟内即可完成。温度升至200℃左右时,α〃
会议
纳米粉体材料是指尺寸介于1 nm和100 nm的超细颗粒材料。由于尺寸非常小,从而产生了小尺寸效应,表面与界面效应以及量子尺寸效应等,进一步使材料具有很多不同于常规材料的性能。这些性能无不与其晶体结构有关,而研究晶体结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X射线粉末衍射。其原理是:X射线的波长和晶体内部原子面之间的间距相近,晶体可以作为X射线的空间衍射光栅,即一束X射线照射到物体上时,受到物体中原子的散射,每个原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