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d掺杂BaTiO3基PTC瓷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2006年全国功能材料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j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低温固态反应合成了一系列(Ba0.85-xNdx)Sr0.07Ca0.08TiO3+0.04﹪Mn(0.3﹪≤x≤1.2﹪)纳米固溶体粉末.经XRD分析,产品为立方晶系的完全互溶取代固溶体.通过制陶实验及电性能测试,研究了施主Nd含量对PTC材料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调整施主Nd的掺入量,得到了室温电阻36.5Ω,升阻比和电阻温度系数分别为1.88×105和18.41﹪/℃的性能优异的PTCR电阻材料,同时讨论了烧结条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其他文献
常规机械式增升系统无法满足具有特殊短距起落性能的大型运输机的低速气动力设计要求.利用动力尾迹对升力形成有利干扰--动力增升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运输机的起降性能,但对这
会议
在10L发酵罐中,利用Pseudoalteromonaselyakouii菌株发酵降解分子量10000Dn左右的褐藻胶制备褐藻胶寡糖,自由发酵(发酵时不进行pH的控制)时,产物吸光值(OD235)可达0.916,为了
会议
提出一种反应合成Bi12SiO20多晶的方法,所得晶体呈粉色雪花状、层状.利用XRD、DTA研究了Bi2O3-SiO2系统的熔融过程,结果表明升温过程中有两个固相反应发生.熔融之后熔点不易
介绍了一种新型蓝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铍(Be(BTZ)2)的制备方法,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曲线、差热曲线、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循环伏安曲线、
会议
在液相中制备了苯甲酸铕铁(Ⅱ)和苯甲酸铕铁(Ⅲ)两个系列的三元固体配合物,并用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表征.由红外数据表明,配合物中的羧基配位方式具有螯合-桥式三齿配位
会议
设计了单斜结构的CrO2,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能量最低原理对CrO2进行了优化,并计算了优化后CrO2的能态密度.研究了掺Fe对CrO2结构和能态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斜结构的CrO
将纳米技术与光纤技术相结合,建立了纳米薄膜内包层光纤模型,其特点在于在纤芯和包层之间夹有一层纳米级半导体薄膜层.利用该技术我们选用InP作为掺杂的半导体材料,制作的光
将粒径为4~7μm的羟基铁粉与硅橡胶复合制备成复合材料,对其磁致伸缩性能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其磁致伸缩效应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定性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磁致伸缩系
会议
研究了不同种类硅烷偶联剂对纳米磁性粒子(magneticnanoparticles,MNPs)性能的影响,包括红外光谱(IR)、磁化率、稳定性和Zeta电位等.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经不同硅烷偶联剂(sila
以碳纳米管(CNTs)为模板,用水解沉淀法制备了CNTs/Fe3O4轻质磁性复合微粒,主要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体系的pH值、原料配比等工艺参数对Fe3O4包覆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制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