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及修复治疗进展

来源 :中国微循环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2017年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o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血性脑卒中的脑损伤机制非常复杂,其病理生理进程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受到诸多细胞内外理化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兴奋性神经毒性、钙超载、细胞凋亡、炎症、自由基生成、一氧化氮产生、线粒体损伤等诸多因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神经保护目的在于减轻再灌注损伤,延长溶栓治疗时间窗,增强细胞对缺血耐受能力,防止神经细胞死亡等,从而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缺血性脑卒中有多靶点损伤机制,针对各损伤环节进行干预的神经保护药物种类繁多,目前研究较多的主要有: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钙离子通道拮抗剂;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如依达拉奉;抗炎症治疗;神经营养及修复治疗如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甲钴胺等;其它包括线粒体保护剂等等.其它非药物性治疗,如亚低温及干细胞治疗等.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繁忙的生活里,人们亲自做slow-food有较大的困难.因而要加强通过简单的加工而对身体有益作用的天然资源的宣传和检索,保证人们的身心健康,是研究人员的职责.现在人们
国内外大量试验证明,香菇Lentinus edodes、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草菇Volvariella volvaca、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猴头菌Hercium erinaceus、黑木耳Auricularia
本文描述了灰树花的特征,综述了国内外灰树花食用和药用功效研究进展,为灰树花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一氧化氮(NO)的影响. 方法:选择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35例);高压氧治疗
本文简要介绍了人工培养蛹虫草的三种技术.概述了浸提法、回流法、超声法和微波法提取虫草素的效果,分析归纳了三种虫草素分离纯化常用技术(离子交换树脂法、硅胶柱层析法等)
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又名牛樟菇,只生长在台湾特有的牛樟树上.樟芝的来源,目前仍是以深山野生采集的方式来获得,未来还是应该走向人工培育的方式来生产;而目前投入樟芝
食用菌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其中一些含有药用成分的品种在古代就被当作药品使用. 目前在超市中看到很多食用菌中,除过松茸等野生菌以外,人工栽培食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降压达标时间与预后的关系.收集本院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6小时内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3例,根据《中国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201
探讨了进展型脑分水岭梗死(WIP)的影响因素和影像学特点.结果表明:WIP主要发生在≥70岁的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大多数在发病后5天内进展达高峰;出院预后不良,住院病死率10%;约2/
本文综述了猴头菇的营养价值、活性成分及保健价值,并简要概述了猴头菇在医药保健和食品方面的开发利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