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腰椎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clover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腰椎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OVCF)的临床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16G空芯针2点4针法徒手穿刺活检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超声检查发现535例乳腺肿块,均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采用2点4针法行乳腺肿块穿刺活检及病理学检查。患者取仰卧位或健侧卧位。常规消毒后,分别在肿块一端2个穿刺点的皮肤用2%利多卡因局麻后在超声引导下徒手进针至病变表面或浅层每个穿刺点取材2次,2个穿刺点共取材4次。针道尽可能与肿块的长轴一致,以便取得更多的
目的 通过对脑原发性淋巴瘤(PLB)的磁共振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和文献复习,进一步总结其一般规律,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患者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帮助。方法 通过对21例经病理证实或临床证实的脑原发性淋巴瘤(PLB)的磁共振表现进行分析,对病灶的数量、发病部位、形态、大小、范围、MRI信号及变化进行综合分析,总结规律。结果 21例患者中单发17例,多发4例。单发病灶位于幕上14例,幕下3例;幕上14例包括基
目的 探讨应用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BOLD-fMRI)及T2 maps等肌肉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对正常成人腰背部肌肉运动前后评估的初步价值; 方法 15位年轻成年男性健康志愿者(平均年龄:26.6±2.3岁)行固定腰肌伸张运动,应用3.0T MRI在运动前后于L4椎体中央水平分别行T2WI、BOLD及T2 maps系列扫描,在T2WI测量运动前后分别测量多裂肌、最长肌及髂肋肌面积大小,T2 ma
目的 探讨磁共振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在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近3年来50例经临床诊断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证实的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常规磁共振影像。通过患者在b=1000 s/mm2和b=2000 s/mm2的扩散加权成像获得两个b值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分析其检出病变的数量,大小,信号强(SI)、ADC值和标准表观扩散系数(NADC)值,对两个b值下的DWI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床边x线摄片在放射科工作中的作用日益提升,它为临床急、危重患者抢救诊疗赢得宝贵时间,同时又方便了临床手术医生第一时间了解病患手术的情况.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已成为医学影像发展的最主要的方向.DR床边机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改进.曝光的宽容度变大和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使得病患所受的辐射剂量与传统的CR床边机有了不小的降低.X线做为医疗诊断辅助工具
目的了解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CompressionPlate,LCP)在上肢长管骨干骺端粉碎骨折的应用特点。方法自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选用AO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治疗上肢长管骨干骺端粉碎骨折23例。按AO骨折分型,其中11B3型4例,21B3型6例,23A3型骨不愈合1例,陈旧性骨折23A3型1例,23C2型5例,23C3型6例。
目的通过膝关节侧位片测量Transtibial技术中胫骨隧道与胫骨平台的夹角,初步探讨Transtibial技术中一个可行的安全范围.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3月1日之间和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标准膝关节正侧位x线198例,其中男性91例,女性107例,平均年龄34.5±8.61岁;使用影像归档和通信(PACS)系统确定后叉韧带胫骨止点中心,作双平行线形模拟胫骨隧
INTRODUCTIONInferiordisplacementofthegreatertuberositywasmentionedrecentlybutitsmechanismofinjuryandtheclinicalsignificancearenotelucidatedtillnow.
(目的)研究换位思考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以来接收的15名护生进行护理带教,带教老师分别站在护生和患者的立场换位思考,充分了解护生,并根据护生特点制定措施;分析患者对护生的常见矛盾,并根据这些指导护生参与到护理中,教导护生换位思考的去护理;并自设调查表,让80名患者对护生表现打分。
Introduction We present two cases of anterior shoulder dislocation with fracture of the greater tuberosity and ipsilateral humeral shaft fracture involving different reg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