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瘤胃反-11-油酸氢化细菌分离培养条件的优化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1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旨在建立奶牛瘤胃TVA氢化细菌体外富集和分离培养的优化条件。方法:在厌氧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TVA (0, 30, 40, 50, 60 μ/mL ),接种瘤胃微生物后进行连续培养,每隔4h采集培养物,用于测定TVA含量及培养液OD值。另外,在厌氧培养基中添加TVA,使其终浓度为50 μg/mL,传代培养6代收集每代富集培养物,利用PCR-DGGE分析TVA氢化细菌种群的变化,并选取DGGE差异条带进行16S rDNA测序分析。结论:体外分离培养瘤胃TVA氢化菌最适TVA添加量为50 μg/mL,连续培养12 h,最佳传代数为第4代。在下一步TVA氢化菌的分离培养中,需通过菌种鉴定和微生物遗传型鉴定进一步确定其生物学功能。
其他文献
本试验选择四种重要的十八碳脂肪酸(硬脂酸(C18:0)、油酸(C18:1)、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并模拟其在荷斯坦奶牛典型乳脂中的组成,通过十二指肠灌注技术,研究对奶牛血液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灌注处理使血液中C18:3含量显著提高,说明C18:3对血液的影响程度有可能高于C18:3,并有竞争现象。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不同剂量高纯度游离亚油酸(L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以及它们的组合对中国荷斯坦奶牛瘤胃细菌数量、十二指肠脂肪酸流量、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力求找到一个更合适的日粮多不饱和脂肪酸添加比例模式,提高乳品质,降低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生产性能负面的影响。指出,日粮添加LA或DHA均能够有效改善乳品质,提高乳脂中有益脂肪酸含量,且对奶牛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
黄芪多糖(APS)是从中草药黄芪中分离出的高活性物质,现已广泛应用于动物饲料中。本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艾维菌肉仔鸡为试验动物,旨在分析黄芪多糖对1~14日龄肉仔鸡胰腺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中黄芪多糖对7日龄肉仔鸡脏器指数的影响显著,而对14日龄的影响不显著,可能是黄芪多糖对刚出雏肉仔鸡消化器官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表现出随添加量增大促进作用增大的趋势,随着日龄的增长和对环境的适应,这种促进作用逐
目前对甘露寡糖的研究以对单胃动物生理影响较多,对反刍动物的研究较少,因此,本试验以不同精粗比绵羊日粮为底物,通过外源添加不同剂量的甘露寡糖,研究对绵羊体外发酵的影响。
本实验通过AA肉仔鸡添加不同脂肪酸组成的油脂,同时给予试验鸡LPS刺激,探讨不同脂肪酸对LPS应激条件下AA肉仔鸡脂肪代谢的影响。本实验结果表明,日粮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和LPS应激都影响AA肉仔鸡脂肪代谢,而且二者存在互作效应。
本试验通过对饲养管理和饲养条件相同的依莎褐蛋鸡和艾维茵肉鸡发育正常、迟缓鸡群盲肠内容物菌群16S rDNA V3组DGGE指纹图谱比较分析,研究家禽品种对不同周龄、发育鸡群肓肠细菌种群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旨在为研制微生态制剂提供理论依据。
从毒理学角度研究磺胺喹噁啉对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及骨髓微核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大剂量的磺胺喹噁啉可以使红细胞表面C3b受体粘附能力下降,从而抑制红细胞的免疫功能。
目的:运用扫描电镜超微结构观察以鉴定食蟹猴体内分离的蛇舌状虫若虫,并基于18SrRNA序列分析其分子种系发育关系。方法:将保存于70%酒精中的若虫应用常规的戊二醛与锇酸双固定法,置于扫描电镜下观察。消化样品,提取全基因组DNA,对18SrRNA基因进行扩增并测序;运用序列比对软件ClustalX 1.83将测序结果与相关序列进行多重比对分析,用MEGA 4.0采用邻位相连法构建种系发育树进行分析。
本研究为建立EBOV和MHFV抗体检测方法提供技术基础,选择杆状病毒系统表达了EBOV和MHFV的全长NP蛋白,鉴定了表达产物的反应原性。为进一步制备EBOV和MHFV检测技术对我国境内野生动物血清学调查,及对两种病毒NP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使用毕赤酵母系统表达山羊痘病毒P32基因,为进一步羊痘病毒亚单位疫苗及诊断试剂盒研究奠定基础。试验证实使用毕赤酵母菌表达载体pPICZαA能实现P32蛋白的分泌表达,且表达量可观,这对GPV P32基因表达产物用于鉴别诊断试剂、亚单位疫苗的研究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