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养生之道

来源 :第四届岭南内科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24834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子(约前369年一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被后世道家尊为养生鼻祖.本文试对庄子的养生思想做一简要分析.养生的其中一个重要作用即是祛疾。庄子认为最好的祛疾办法是预防.即安时处顺,顺势而为,乃得养生之道。
其他文献
痤疮是常见的皮肤科疾病,多见于青年人,俗称"青春痘",又叫"粉刺""酒刺""暗疮"等.通常好发于面部和胸背部.临床以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为主要表现.本病虽对身体健康无碍,但影响美观,目前临床没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应用自血疗法配合耳压治疗面部痤疮15例,经1-2个疗程治疗全部有效,其中显效:面部痤疮消失,随访2个月无新的痤疮生成10例;有效:面部痤疮消失或大部分消失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慢性湿疹患者采用火针配合自血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结论:火针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疗效确切.
耳聋、耳鸣是听觉功能紊乱所产生的一种症状.在针灸临床上,以神经性耳鸣、耳聋较为多见.本病应用针刺治疗,有一定的疗效.笔者近两年运用针刺辨证施治慢性耳聋患者23例,23例患者中,治疗时间最长5个月,最短20天。其中显效15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65%.
呃逆即俗称的"打呃""打嗝",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症状,中医理论认为胃中气逆上冲至喉间,发出呃呃之声,且频繁急促,不能自制,可由胃膈功能失调、气滞中阻所致,乃是脾胃病证.发作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的统称为顽固性呃逆.笔者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1例,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加患者年事已高,固有体虚之症。辨证拟从胃中寒冷,气机郁滞、胃失和降兼以补虚治疗。针灸治疗呃逆,以和胃降逆为主,兼以宽胸利
肖某,经检查后诊断为间质性膀胱炎.中医治疗以补肾益气、通络止痛为治则。芒针取穴:气海、关元、中极、次髎。操作:穴位局部消毒后,选用直径为0.38mm,长度为75-100mm的芒针进行针刺,气海、关元、中极穴位针刺朝向神网穴的方向斜刺,角度约75度,根据体形胖瘦可进针约50-80mm,用捻转补法以针感放射至会阴穴处为佳;次髎穴进针70mm,用平补平泻法,针感放射至下腹部为佳。体针取穴:三焦俞、肾俞、
本文就针灸推拿在县级综合医院科室配置、人员结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建议加强针灸推拿在西医医技人员思维中的认知,用事实证明针灸推拿对疗效的提高和改善医患关系,同时希望省针灸学会可以继续大力支持针灸推拿的发展,积极借用现代的科技成果建立一个交流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推广针灸推拿新技术、新理论,可以借助老中医的教学视频让大家学习,也可以引进外省及国内的先进理念,提高针灸队伍的整体素质。呼吁政府可以让基层人员
贴敷疗法亦称敷灸,是用某种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部而施灸的一种灸法,本文系统梳理总结了敦煌医方文卷和现有资料中关于针灸贴敷疗法的相关内容,以指导临床应用.总结表明,敦煌石室医学卷子中贴敷疗法临床应用广泛,涉及皮肤科、美容科、五官科、儿科、妇科、肛肠科、骨伤科等临床各科,尤其在皮肤科、骨科领域贴敷应用成效显著.敦煌医学文献是祖国医学的独特宝藏,特色鲜明,应该进一步挖掘整理贴敷疗法等医学资源,古为今用,科
敦煌医学中佛家、道家养生康复、导引方的内容丰富,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概述千年敦煌养生文化中佛家、道家以及敦煌壁画、塑像中养生导引的方法.敦煌佛教养生导引以佛教义为主,包括身心疾病、饮食、运动和劳作的诸多方面;敦煌道教养生注重道教教义即人与自然的密切相关,以养气、吐纳、导引、胎息等,按摩与导引,以养生保健,体现以人为本的道教宗旨;敦煌壁画、塑像中的养生保健等养生行为反映了古人对养生保健的重视
介绍了颈椎病的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认为采用针刀治疗将病灶部位软组织内的疤痕、粘连和挛缩进行微创松解、剥离,恢复颈周软组织的动态平衡,在此基础上行颈部按摩后手法整复,使移位的关节复位或达到功能位。从而迅速恢复颈椎生物力学平衡,解除对颈神经的压迫或刺激而治愈病人。
目的:介绍火针刺骨法在骨关节疾病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取阿是穴运用火针刺骨法配合传统毫针刺法治疗骨关节疾病.结论:火针刺骨法配合传统毫针刺法治疗骨关节疾病疗效显著,本法简便廉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