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

来源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ji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序设计是自动化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仅靠几门计算机课程是远远不够的。文中提出了自动化专业对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教学要求,分析了专业课程学习与程序设计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并对各个学习阶段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详尽规划。
其他文献
鉴于《计算方法》在高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笔者结合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课程教学实践,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剖析课程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面向非数学专业的工科本科生,有针对性地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师队伍等多个环节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以致用和自主创新的综合能力。计算方法教学改革学习兴趣自主创新。
针对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毕业论文评价模式的弊端,提出了改进的毕业论文评价流程和评价标准,并以B/S模式实现了一个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选题、论文在线提交、论文在线评阅以及即时成绩查询等功能。该系统是教务管理系统的分支及延伸,是进一步推进高校管理信息化的大胆尝试。
在认知灵活性理论的视角下,结合教学实践提出适合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在认知灵活性理论关于学习过程三阶段论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阶段教学内容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实施教学,以汇编语言课程为例分析探讨了该模式的特点,以求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本文在充分考虑了远程教学的特点,说明电子学档的概念及其在远程教学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描述应用SCORM规范的远程学习课件的情况下,电子学档采集学习者学习活动数据的方法。为了能给远程学习者提供更好地学习支持与服务,本文探讨分布式人工智能Agent技术在远程教学系统中的应用,阐明Agent的概念和内部结构,构想远程教学系统中的多种类型Agent,建立集成了电子学档和多种类型教学Agent的远程教学系统
工程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专业学位的设立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大改革举措,而计算机技术的工程硕士则是工程硕士中覆盖面最广的领域。本文结合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的知识结构要求、素质要求、思维特点等,来构建适合工程硕士的教学模式,包括工程硕士生的选拔、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位论文的指导和撰写等,以期达到提高工程硕士生的培养质量的目的。
游戏产业作为电子娱乐产业的前沿和先锋产业,越来越受到政府、企业、院校的关注。中国游戏产业在经历了初期的迅猛发展之后,遇到了发展过程的瓶颈问题——人才问题。本文对国内游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通过对游戏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总结,对游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设计给出了一定的建议:在解决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产学实训教学改革,将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和项目培训融合的课程体
网络产业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讲是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战线处于重要地位,必须承担培养应用型网络人才的重要任务。本文对应用型网络人才需求和培养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高校应用型网络人才的培养存在的不足,提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高校应用型网络人才培养模式和“需求驱动”的能力培养体系,使应用型网络人才培养的“教”(培养)和“用”(就业)有机结合。在实践中,能培养出了社会需要的应用型网络人才
结合嵌入式行业发展实际需求,针对高校嵌入式专业教学的实际问题,应用知识管理相关理论与方法,提出高校嵌入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嵌入式专业课程群知识体系与以项目驱动为核心的实践环节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嵌入式培养体系,并在教学方法上提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着重提高嵌入式专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知识获取能力。
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维普咨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的1989-2010年有关GIS方面的研究论文进行了以论文发表的年代、期刊、研究领域、主题等四方面的统计分析.从选题看,在1996年以前对各研究主题的研究人数很少,1997年之后,从事GIS相关研究的人数开始增多,从2002年开始,空间信息可视化、空间分析、应用模式与系统等成为GIS的研究热点.GIS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将不断充实到现有的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学生入学的第一门计算机必修课程,其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本文从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课程资源建设、课程成绩综合评价等方面对某学院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