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远端型小窝蛋白病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基因研究

来源 :第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tguo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报道1例远端型小窝蛋白病患者,并研究其临床、病理及基因特点.方法 患者女性,29岁,因"左侧下肢无力2年,右下肢无力半年"于2013月7月31日至我院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下肢乏力,表现为左侧足背抬起困难,走平路时易绊倒,左下肢行走略有拖步.近半年患者左侧下肢乏力逐渐加重,同时逐渐出现右侧下肢乏力,遂至我院门诊就诊.患者既往无特殊病史.体检:内科系统检查正常.神经系统检查:肢体肌张力正常,双上肢腱反射存在,双下肢腱反射减退.双上肢肌力V级,左下肢近端肌力V级,远端肌力Ⅲ级;右下肢近端肌力V-级,远端肌力Ⅳ级,病理征未引出.感觉检查大致正常.指鼻、跟膝胫试验阴性.颈软、克氏征、布氏征阴性.左下肢腓肠肌、胫前肌萎缩.实验室检查:肌酸激酶波动在329~698 U/L(正常值:0~170 U/L).肌电图呈肌源性、神经源性混合性损害.影像学检查:小腿TlWl加权扫描可见患者小腿胫前肌、趾长伸肌及腓肠肌存在异常高信号影,压脂成像后上述肌群成低信号;大腿T1W1加权扫描可见股外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和大收肌呈明显异常高信号影,压脂成像后上述肌群成低信号,骨薄肌和缝匠肌相对保留.方法 1.肌肉活体组织检查(活检):经知情同意后对先证者进行左侧胫前肌活检.肌肉标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进行常规组织及酶组织化学染色.另一部分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第一抗体分别为兔dystrophin多克隆抗体、羊dysferlin多克隆抗体、羊caveolin-3多克隆抗体.同时以一正常肌肉标本作为对照.2.基因检查:经知情同意后对该患者及其父母采取外周静脉血5 ml,用盐析法提取基因组DNA.测序结果与人类基因组CAV3基因序列及GNE基因序列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结果 肌肉病理检查结果光镜检查结果HE染色示肌束间界限欠清楚,两型肌纤维分不清,可见大量小圆形萎缩肌纤维和不透明肌纤维、肥大肌纤维、断裂肌纤维及坏死肌纤维.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肌纤维膜dystrophin染色正常;caveolin-3染色可见较多肌纤维膜上表达下降.dysferlin染色可见个别肌纤维膜上表达下调.基因检查结果:患者CAV3基因发现c.136G>A杂合突变,该突变导致第46号氨基酸由丙氨酸变为苏氨酸(p.Ala46Thr),为错义突变.结论 我们报道1例由CAV3基因c.136G>A (p.Ala46Thr)杂合突变引起的以下肢非对称起病合并近端肢带肌受累的远端型小窝蛋白病,为临床医生进一步认识该罕见疾病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运用 "评估-辩证-目标-施护-评价"护理程序为基础的中医护理路径对急性卒中患者身心传变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急性卒中住院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4例.试验组采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身心传变、住院日、满意度、总费用,入院时、出院前日的巴氏指数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身心传变数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住院日,
研究背景: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我国65岁以上的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7%[1],随着人口老龄化,患病率将进一步增高.帕金森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行动缓慢、肌强直、步态障碍和震颤.其中步态障碍是导致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了社会负担.近年来康复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康复治疗,促进了康复的发展,也为帕金森患者的步态康复带来了新思维.研究目的:探讨Lokomat全自
目的 止咳露成瘾在东南亚地区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主要在青少年人多见.临床观察发现,止咳露成瘾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包括电解质紊乱及其继发的机体功能障碍.材料与方法 我们回顾性的分析了广州市某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止咳露成瘾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尤其关注电解质紊乱及其继发的机体功能障碍.结果 入组患者34例,其中7例(20.6%)在入院时出现低钾血症,并伴有轻度肢体乏力症状或肢体一过
会议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ICA)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C57BL/6 EAE小鼠模型,分别以大、中、小剂量ICA、雌激素以及中剂量ICA加雌激素受体抑制剂ICI 182780治疗EAE,观察神经损害评分的改变情况,并采血以Elisa及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IL-17及皮质酮(CORT)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R)、雌激
会议
目的:采用以复发缓解型为特征的雌性C57BL/6 EAE小鼠模型为研究对象,探讨EAE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异常、轴突损害,同时研究ICA对其影响,揭示ICA对EAE是否具有非炎性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SPF级65只7-9周龄C57BL/6雌性小鼠;将造模成功后的EAE小鼠按评分相当的原则随机分配到雌激素组、ICA组、模型对照组,加上正常对照组,共4组,取脑组织、固定,荧光染色;采用Image J软
会议
目的:放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对肿瘤周围组织,包括面部软组织、肌肉和神经系统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影响鼻咽癌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在这一回顾性临床分析中,我们观察了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鼻咽癌放射治疗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1例鼻咽癌放疗后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记录患者临床病程、放射治疗剂量和放射野、临床症状和体征、臂丛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检查,以及臂丛MRI检查.结果:
会议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病患者继发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鼻咽癌放射治疗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2例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患者,行头颅MRI、EEG检查,随访12个月.有癫痫发作者按照1981年ILAE分类和名词委员会推荐的癫痫发作的分类方案进行发作类型的分类.排除放疗前已有癫痫发作者.结果:112例放射性脑病患者,有癫痫发作的17例(15.2%).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SGTC)是最
目的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固有免疫细胞,参与脑缺血后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等过程.整合素αv亚群是小胶质细胞活化重要的调节因子之一.本实验主要观察一种新型的整合素αvβ3受体靶向抑制剂(cGRGDdvc,LXW7)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后小胶质细胞活化的抑制及缺血组织的抗炎保护作用.方法 随机将SPF级成年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Ischemia组和LXW7治疗组.通过线栓法制备大
会议
目的 观察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模型小鼠骨骼肌肌膜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表达变化和神经肌肉接头形态,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 C57BL/6和mdx小鼠各8只, HE染色观察肌细胞组织学形态,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腓肠肌肌膜dystrophin蛋白表达变化和神经肌肉接头形态.结果 C57BL/6小鼠腓肠肌肌细胞大小基本一致,呈多角形,胞核位于细胞周边、极少数位于肌纤维中心;肌膜均匀表达
会议
目的 分析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特征,以期早期诊治.方法 对6例Segawa病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6例Segawa病患者,男1例,女5例,发病年龄5~21岁,平均11岁,首发症状均为肌张力障碍,下肢起病者5例,上肢起病1例,均有晨轻暮重现象,予美多巴62.5~125mg/d治疗有显著疗效.结论 小剂量多巴制剂对Segawa病有显著、持续疗效,早期治疗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