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断睡眠法对觉醒型进展性脑卒中近期预后的影响

来源 :2016河北省神经病学术年会、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京津冀脑血管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tai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间断睡眠法对觉醒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觉醒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正常睡眠组、3h间断睡眠组和4h间断睡眠组,对患者分为入组时、进展时、进展后1天、进展后1周、进展后2周等不同阶段临床特征、肌力、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卒中影响量表等进行比较.结果:(1)3、4h间断睡眠组体重指数、年龄、Essen评分分别与正常睡眠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3、4h间断睡眠组与正常睡眠组相比,入组时肌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展时、进展后1周、进展后2周肌力评分与正常睡眠组相比,均高于正常睡眠组(P<0.05);(3)3、4h间断睡眠组与正常睡眠组相比,入组时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展后1天、进展后2周评分均高于正常睡眠组(P<0.05);(4)3、4h间断睡眠组与正常睡眠组相比,进展后1周、进展后2周卒中影响量表评分均高于正常睡眠组(P<0.05).结论:应用间断睡眠法的觉醒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卒中进展后及时调整治疗,近期恢复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并记录脑干梗死组(71例)与其他部位脑梗死(141例),比较两组之间在年龄、性别、吸烟、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基底动脉狭窄的比率;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脑干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脑干梗死组合并糖尿病比率明显增高(P<0.05),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基底动脉狭窄增高明显(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0R=
会议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周内血清VEGF的变化规律,探讨丁苯肽对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1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的患者60例,24小时后均经头颅CT证实为急性脑梗死,选取同期我院健康查体人群中50例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发病1d、3d、7d、10d、14d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
目的:研究血管性眩晕患者的病灶分布及危险因素特点,有助于早期识别中枢性眩晕,减少误诊几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2016年6月连续收治的以眩晕为最初表现或者为主要表现的患者41例脑梗死(中枢组)研究其病灶分布,并于同期纳入我院耳科连续收治的周围性眩晕患者46例(周围组)采用卡方检验对比分析两组危险因素的差别。结果:血管性眩晕的患者分别表现为以眩晕为最初表现的病例2
会议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30天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04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并在时间窗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6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依据住院后头颈CTA、头颅核磁、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结果,将病人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18例)、小动脉病变组(36例)、脑栓塞组(12例),比较三组病人30天预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
目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目前公认的脑卒中危险因素,回顾性总结分析108例首次诊断急性脑梗塞患者既往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病史,探讨影响急性脑梗塞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搜集首次确诊急性脑梗塞患者108例,入组标准:患者确诊为动脉硬化性脑梗塞,非脑栓塞;经头颅MRI检查可证实存在有与本次急性脑梗塞临床症状相关的责任病灶,即定性、定位诊断诊断明确.回顾性总结分析这108例急性脑梗塞患
目的:观察黛力新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患者每早、午口服黛力新0.5mg;每晚睡前口服右佐匹克隆3mg;对照组患者每晚睡前服用艾司唑1mg.连续服用14天.在服药第7天末,第14天末应用“睡眠障碍量表”(SDRS)“评定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情况.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SDRS评分在治疗
会议
目的:临床体检常见头颅CT检查发现无症状性脑梗塞病灶,该病灶是否对今后罹患临床症状性脑梗塞(即出现脑梗塞病灶并致出现神经局灶性功能缺损的临床表现)具有预警,此时是否即需开始进行脑卒中预防、治疗目前研究尚少,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103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影像学资料,探讨无症状性脑梗塞对临床症状性脑梗塞的警示与预判意义。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体外ONOO-途径和亚铁血红素/亚硝酸钠/过氧化氢(heme/NaNO2/H2O2)途径引起脑组织蛋白质羰基化的影响.方法:分别模拟体内ONOO-、heme/NaNO2/H2O2羰基化途径,以脑组织蛋白为羰基化底物,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及低、高浓度组(以HSYA0.1mmol/L、1mmol/L干预).以2,4-二硝基苯肼(2,4-dinitropheny
会议
目的:研究并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经颅脑CT或MRI检查证实的急性脑梗死且呈进展病程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参照《中国急性脑卒中治疗指南(2010)》,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纤、扩张血管、控制血压及血糖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加用依达拉奉及丁苯酞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14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认知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制备VD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养血清脑低剂量治疗组、养血清脑高剂量治疗组,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空间认知功能,尼氏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s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JNK、p-JNK、p-bcl-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