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性脑梗塞对症状性梗塞的临床警示与预判

来源 :2016河北省神经病学术年会、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京津冀脑血管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ie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临床体检常见头颅CT检查发现无症状性脑梗塞病灶,该病灶是否对今后罹患临床症状性脑梗塞(即出现脑梗塞病灶并致出现神经局灶性功能缺损的临床表现)具有预警,此时是否即需开始进行脑卒中预防、治疗目前研究尚少,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103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影像学资料,探讨无症状性脑梗塞对临床症状性脑梗塞的警示与预判意义。
其他文献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一种急性自身免疫性多发性神经疾病,表现为迅速发展的上行乏力、轻度感觉减退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临床上以颅神经损害为早期表现的较为少见,而以双侧眼球外展活动同时受限为早期表现的更为罕见.现报道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例以双眼外展受限为早期表现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本例患者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均正常,最终诊断为GBS,
目的:观察正丁基苯酞(NBP)对乳大鼠大脑皮层器官型脑片的氧糖剥夺模型(OGD)中细胞凋亡bcl-2、bax及bim蛋白的调节作用.方法:用生后7d的SD乳大鼠制备大脑皮层运动区器官型脑片,将培养2w的脑片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溶剂对照组(Sc组)和实验组(T组),T组在0GD干预30min后给予NBP 10μM.将脑片制备OGD模型30min,部分脑片在NBP干预前后不同时间点
目的 研究MAGE-A1和MAGE-A3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可能的表达机制.方法 选取神经外科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标本78例,均经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且术前未进行过放疗和化疗,15例正常脑组织作为阴性对照.提取组织标本RNA,应用RT-PCR的方法检测MAGE-A1和MAGE-A3在基因水平的表达率及分析各目的条带的相对灰度值,提取基因组DNA,应用甲基化PCR技术分析MAGE-A1
会议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Soluble lectin like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1,sLOX-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胆红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为临床一、二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以初始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并记录脑干梗死组(71例)与其他部位脑梗死(141例),比较两组之间在年龄、性别、吸烟、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基底动脉狭窄的比率;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脑干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脑干梗死组合并糖尿病比率明显增高(P<0.05),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基底动脉狭窄增高明显(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0R=
会议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周内血清VEGF的变化规律,探讨丁苯肽对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1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的患者60例,24小时后均经头颅CT证实为急性脑梗死,选取同期我院健康查体人群中50例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发病1d、3d、7d、10d、14d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
目的:研究血管性眩晕患者的病灶分布及危险因素特点,有助于早期识别中枢性眩晕,减少误诊几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2016年6月连续收治的以眩晕为最初表现或者为主要表现的患者41例脑梗死(中枢组)研究其病灶分布,并于同期纳入我院耳科连续收治的周围性眩晕患者46例(周围组)采用卡方检验对比分析两组危险因素的差别。结果:血管性眩晕的患者分别表现为以眩晕为最初表现的病例2
会议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30天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04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并在时间窗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6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依据住院后头颈CTA、头颅核磁、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结果,将病人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18例)、小动脉病变组(36例)、脑栓塞组(12例),比较三组病人30天预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
目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目前公认的脑卒中危险因素,回顾性总结分析108例首次诊断急性脑梗塞患者既往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病史,探讨影响急性脑梗塞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搜集首次确诊急性脑梗塞患者108例,入组标准:患者确诊为动脉硬化性脑梗塞,非脑栓塞;经头颅MRI检查可证实存在有与本次急性脑梗塞临床症状相关的责任病灶,即定性、定位诊断诊断明确.回顾性总结分析这108例急性脑梗塞患
目的:观察黛力新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患者每早、午口服黛力新0.5mg;每晚睡前口服右佐匹克隆3mg;对照组患者每晚睡前服用艾司唑1mg.连续服用14天.在服药第7天末,第14天末应用“睡眠障碍量表”(SDRS)“评定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情况.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SDRS评分在治疗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