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次股神经和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右旋美托咪啶在ICU下肢截肢患者早期残端痛的作用观察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10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jkdhfjkhasdjklfh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探讨单次股神经和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右旋美托咪啶在ICU 下肢截肢患者早期残端痛的疗效.方法 3 年内80 例术后入ICU 的下肢截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 组(每组20 例):芬太尼组(A 组)、右旋美托咪啶+芬太尼组(B 组)、股神经和坐骨神经阻滞+芬太尼组(c 组)、股神经和坐骨神经阻滞+右旋美托咪啶+芬太尼组(D 组).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对机械通气重症患者实施的效果.结论 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的程序化镇静镇痛流程实施不仅有效减少了镇静药物的使用剂量,还显著缩短了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 时间,降低了谵妄发生率,且不增加患者严重不适、疼痛等情况发生,对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有确切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会议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联合丙泊酚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疗效、安全性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50 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P 组,25 例)、实验组(D+P 组,25例).在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及有创机械通气的同时,对照组采取丙泊酚负荷量应用后维持剂量静脉泵入维持,实验组采用丙泊酚负荷剂量应用后右美托咪定维持剂量维持,比较两组镇静起效时间、停药后唤醒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 住
会议
目的 验证危重症患者疼痛观察工具(CPOT)在评估肺移植术后患者疼痛的有效性.方法 2 名重症护理人员应用CPOT 量表对42 例行肺移植手术后入住ICU 的成年人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分为3 个评估阶段,每个阶段包括2 个测评点(翻身前静态休息时和翻身刺激时),共6 个测评点(T1-T6).第1 阶段(患者全麻未醒并且经口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应用中),第2 阶段(患者神志清并且经口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应
会议
目的 评价双氯芬酸钠栓联合硬膜外自控式麻醉镇痛(PCEA)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泌尿外科2012 年3 月~2014 年3 月收治的126 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 例,对照组63 例.观察组采用双氯芬酸钠栓联合硬膜外自控式麻醉镇痛,对照组采用传统硬膜外自控式镇痛.术后持续监测生命体征,记录患者的满意度和按压次数,进行VAS 评分,记
会议
目的 评价重症肺炎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中应用间断镇静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2013 年1 月至2015 年12 月收治的196 例重症肺炎并实施有创械通气治疗大于48h 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镇静方法分为根据不同镇静方法分为间断镇静组100 例:每晚22 时给予咪达唑仑或异丙酚持续注射泵泵入,维持平稳的镇静效果,每日晨7 时停用镇静剂,观察患者意识变化,患者出现躁动时每
会议
目的 探讨避光眼罩及隔音耳塞联合右美托咪定药物应用,观察术后老年患者ICU 谵妄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入住ICU 时间等指标,评估该方案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
会议
目的 通过对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的护理,体会BIS 在患者病情观察中的作用.方法 将BIS 监测的4 个电极,分别放置于前额中心,鼻上(两内眦连线)5cm,太阳穴区(眼角和发线之间),一侧眉弓平行上部,连接电极传感器与BIS 模块后,显示数值及波形.结果 均顺利完成BIS 监测.
会议
目的 了解ICU 护士谵妄评估现状,分析影响其评估的障碍因素,为促进ICU 谵妄评估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四川省某医院256 位ICU 护士进行调查.
会议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镇痛基础上给予咪唑安定镇静对危重患者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 我科于2014 年2 月至2015 年1 月连续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40 例,其中瑞芬太尼镇痛+咪唑安定镇静共70 例(瑞芬太尼组,RF 组),单纯应用咪唑安定镇静共70 例(对照组,C 组).入组患者记录APAHCEII 评分、镇痛和/或镇静后谵妄发生情况,镇静镇痛药物用量,镇静前后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住
会议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s ICU)谵妄(ICU delirium or intensive care delirium)患者的临床疗效.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