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断镇静在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的研究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10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chol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重症肺炎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中应用间断镇静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2013 年1 月至2015 年12 月收治的196 例重症肺炎并实施有创械通气治疗大于48h 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镇静方法分为根据不同镇静方法分为间断镇静组100 例:每晚22 时给予咪达唑仑或异丙酚持续注射泵泵入,维持平稳的镇静效果,每日晨7 时停用镇静剂,观察患者意识变化,患者出现躁动时每次给予咪达唑仑0.03mg/gk 静脉缓慢推注,必要时可追加给药次数.
其他文献
目的 自身严重疾病的影响—病人因为病重而难以自理,各种有创诊治操作,自身伤病的疼痛.方法 帮助和改善病人睡眠,诱导遗忘,减少或消除病人对其在ICU 治疗期间病痛的记忆.
会议
目的 探究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在ICU 机械通气患者镇静应用中的不同作用特点及使用范围.方法 选取本院ICU 收治的100 名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同的丙泊酚组及咪达唑仑组,分别应用丙泊酚、咪达唑仑静脉注射法进行镇静诱导及维持,对比两组镇静效果.
会议
目的 探讨严重烧创伤患者人工气道建立后支气管痉挛的识别与急救措施.方法 对2012 年1 月至2015 年12 月4 年间我院BICU、NCU、EICU 和ICU 收治严重烧创伤及中毒患者人工气道建立后发生支气管痉挛病例资料予以总结.
会议
目的 研究重症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 2013 年6 月-2015 年6 月髋部骨折手术后入重症监护室(ICU) 的104 例老年患者(年龄≥65 岁),记录术前基本资料和围术期相关变量.
会议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啶与丙泊酚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 年1 月-2015 年12 月浙大一院EICU 内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AECOPD 患者125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2 例)、右美组(38 例)、丙泊酚组(45 例).
会议
目的 探讨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前瞻性连续入选2014 年12 月~2015 年10 月148 例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男99 例,女49 例,年龄26~70 岁,平均(47.9±12.1)岁;体质量49~108Kg,平均(72.3±17.8)Kg;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下完成手术﹙鼻咽
会议
目的 观察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对机械通气重症患者实施的效果.结论 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的程序化镇静镇痛流程实施不仅有效减少了镇静药物的使用剂量,还显著缩短了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 时间,降低了谵妄发生率,且不增加患者严重不适、疼痛等情况发生,对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有确切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会议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联合丙泊酚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疗效、安全性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50 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P 组,25 例)、实验组(D+P 组,25例).在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及有创机械通气的同时,对照组采取丙泊酚负荷量应用后维持剂量静脉泵入维持,实验组采用丙泊酚负荷剂量应用后右美托咪定维持剂量维持,比较两组镇静起效时间、停药后唤醒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 住
会议
目的 验证危重症患者疼痛观察工具(CPOT)在评估肺移植术后患者疼痛的有效性.方法 2 名重症护理人员应用CPOT 量表对42 例行肺移植手术后入住ICU 的成年人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分为3 个评估阶段,每个阶段包括2 个测评点(翻身前静态休息时和翻身刺激时),共6 个测评点(T1-T6).第1 阶段(患者全麻未醒并且经口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应用中),第2 阶段(患者神志清并且经口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应
会议
目的 评价双氯芬酸钠栓联合硬膜外自控式麻醉镇痛(PCEA)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泌尿外科2012 年3 月~2014 年3 月收治的126 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 例,对照组63 例.观察组采用双氯芬酸钠栓联合硬膜外自控式麻醉镇痛,对照组采用传统硬膜外自控式镇痛.术后持续监测生命体征,记录患者的满意度和按压次数,进行VAS 评分,记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