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EI 指数的近50年东北玉米生长季干旱演变特征

来源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013w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蒸散发的增加,并伴随着降水格局的变化,导致某些地区洪涝和干旱的加剧,进而增加农业生产的风险.本文利用1960-2009 年东北玉米种植区61 个气象站点逐月的平均气温和降水数据,基于国际上最新发展的适用于气候变暖背景下多时间尺度干旱监测、评估的SPEI(the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指数,分析了近50 年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东北玉米生长季多时间尺度干旱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北玉米生长季干旱风险突出,且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和阶段性特征.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玉米生长季干湿状况有向干旱化发展趋势,其中生育前期干旱化趋势小于孕穗-灌浆期干旱化趋势,小于全生育期干旱化趋势,生长季内干旱有以生育前期干旱为主向孕穗-灌浆期干旱为主转变的特点,与此同时干旱发生范围有明显扩大趋势.干旱风险与气候变化存在紧密的联系,在区域平均增暖1.2 ℃情况下,东北玉米生长季中度以上干旱风险平均增加了1 倍,极端干旱风险平均增加了3 倍.进一步印证了气候变暖在带来可能收益的同时由于气候变率的增大及水热匹配的不均匀而增加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
其他文献
利用1960~2007 年华北地区81 站月降水资料、NCEP/NCAR 再分析高度场、风场、湿度场、海温场(1X1)等资料,研究了华北地区4 月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异常、海温异常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4 月份降水多雨年,东亚上空为位势高度正异常即异常反气旋环流,它使东亚大槽位置偏东,这使得中国东部地区南风异常增强,给华北地区带来较为充沛的水汽,而随高度上升向西略倾斜的正异常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月动力延伸预报结果、NCEP/ NCAR 再分析资料和陕西40 个站观测资料, 通过计算相关的方法,寻求既是动力模式预报的高技巧区又是实际大气对预报量影响的关键区域,把满足两个条件的公共区域中的动力延伸预报格点值作为预测因子,利用最优子集回归建立月降水预测模型,对2006-2009 预测效果的分析发现,这种方法对陕西降水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关中、陕南预报效果比陕北好,在降水多的月份预
为了寻找影响陕西省汛期降水空间分布的前期强信号,应用陕西省1959—2003年36个气象代表站汛期(6-9 月)降水量标准化资料,进行经验正交EOF分解。前3个特征向量的方差贡献分别为:46.5%,15.5%,8.3%,累计占总方差贡献的70.3%。前3个特征向量的的分布特点基本概括了陕西汛期降水空间分布的典型分布场。第1特征向量为全省为一致的正值,它反映了陕西省汛期降水量多年平均基本气候状况,说
平流层极涡变化对对流层天气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形态和位置的极涡对天气气候的影响有着一定的差异。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定义了极涡偏转指数,挑选极涡偏向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个例,通过谐波分析方法分析了极涡最大偏转前的行星波1波和2波波动振幅、位相和E-P通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极涡向欧亚大陆偏转过程中,1波波动振幅明显增大,波峰由东半球向西半球偏移,垂直方向上波动向东倾斜;2波波动振幅相
本工作依据天体信息的地球转速变化,分析研究了大气环流的变化与地球转速的关系,其中地球转速的变化又涉及地球极移和章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应用了对流层上层温度降低的事实(超低温)与极端天气的关系,尝试了长期天气变化的趋向而涉及了主要灾害天气发生发展的可能性,经多年实践检验,基本上体现了主要天气现象发生发展的动向,特别是异常低温、暴雨、汛期降水量的主要变化趋向。为此,我局近年来的天气分析预测中逐步将此方
通过分析发现:亚欧大陆冬季存在明显的经向热力差异,这种热力变化特征与东亚冬季风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即热力差异越大(小),则东亚冬季风越强(弱)。在经向热力差异异常发生的同时,洋面热力状况也显著不同,从而导致东亚地区不同区域间海陆热力对比发生变化,引起降水分布的不同。
首先,采用旋转EOF 方法,将浙江梅汛期和汛期的降水量空间分布分别划分为浙北北部区、浙东南区、浙西南区、浙中东区和浙北区、浙东南区、浙西南区,将分区内站点的雨量数据进行平均,得到各个分区的平均雨量时间序列。然后,对NCEP 月平均常规再分析场和导出场分别进行2~6 个月累加距平处理,得到3000 个初始因子场。利用REOF 中得到的各个分区平均雨量时间序列对初始因子场进行全球相关普查(要求初始因子
近年来,全球及区域气候变化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三峡库区位于长江中上游,旱、暴雨、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预估全球变暖背景下未来三峡库区极端气温事件的变化,对于进一步分析该地区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估与适应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气候模式诊断与比较计划(PCMDI)提供的9 个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的模拟结果和三峡库区极端气温指数的实测数据,对PCMDI 提供的9 个全球模式对其在现代气候情景下(2
通过文献调研和试验分析,研究认为,塑料日光温室内部的环境气候条件及其变化规律具有自身的特点,要测定出能反映日光温室内部气候特点的气象要素数据,必须依据温室内部的小气候特点进行仪器布设.日光温室内部空气温度测定点的布设应避开温室内部的相对高温区和低温区.太阳辐射测量仪器的布设要避开温室东西墙和北墙的遮阴区,并远离温室内部的强光区和弱光区.日光温室内的土壤湿度和地温测点应远离温室四周2m 以内的边际效
通过对宿州市1957~2010 年近54a 的气象资料统计,得到小麦干热风的发生日数,并对其进行多年滑动平均分析和干热风对小麦千粒重及灌浆速度影响的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宿州小麦干热风呈南少北多态势;干热风日数呈总体减少趋势,干热风变化周期目前处于谷底,未来5 ~7a 内似乎会呈现总体上升的态势。小麦千粒重及灌浆速度与候干热风日数呈负相关关系,主要影响在5 月下半月,且有逐候递减的趋势,而在第四、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