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治疗建议——2006

来源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七次学术双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al7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7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CHRS)和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SPE)联合发布了新版的《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二)》(以下简称"认识和建议").本文简要介绍了新版"认识和建议"中房颤的导管消融术以及若干新建议。
其他文献
经过长达一个世纪的探讨,胰肾联合移植术式日益成熟、术后并发症减少、人/移植物生存率提高,已经达到肝脏、心脏、肾脏等大脏器移植水平,成为治疗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最佳手段.本文介绍胰肾联合移植手术方式及效果。
肝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常规手段,各种新型免疫抑制剂的研制和新的用药方案使肝移植的近期效果已经比较满意,而目前更着意提高远期效果,包括移植肝长期存活率和受者生活质量.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医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更科学合理地实施个体化用药方案,受者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在2004年美国器官移植学术会(ATC)和9月在维也纳召开的第20届国际器官移植学术会上,各个肝移植中心介绍了肝移植的最新
在过去的二十余年内,电生理领域的医学及科研工作者一直在探索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并严格科学评估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理及临床疗效,今后的工作将会继续这一方向,并进一步将基础科学和临床科学、分子遗传学和临床学、药物研发和临床药物验证相结合,从而加深对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理解,仲进新的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开发,提高心律失常的治疗水平.
晕厥(syncope)是多种原因导致的突发、短暂的意识丧失,能自行恢复,是一种常见的临床上综合征.其机制是短暂的大脑灌注低下.晕厥发生前可有先兆,如轻微头晕、恶心、出汗、乏力和视觉异常,但多表现为突然发作,因此经常引起摔伤,在老年人中尤其常见.本文探讨其诊治与处理.
目前而言,对于高危的ARVC/D室速患者,最稳妥的治疗措施应当是首先按照ICD植入指南进行筛选,符合标准的患者应当以ICD结合抗心律失常药物为治疗首先,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再结合射频消融.对于确实无经济能力的高危患者,射频消融似乎是无可奈何之下的选择,应当确保患者充分彻底地获知这一点,并且VT再发或复发的可能性也较高,医、患双方对此均不应有过于乐观的期望.
射频消融技术不断发展、成功率大幅提高不仅有赖于我们对其发生机制的深入认识与了解而且依赖于手中武器的不断改进与发展.近几年对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中研发了一些特殊的标测与消融导管,以助于更好的精细记录心房内不同部位的电位、标测心房电活动的激动顺序.更有利于完成射频消融.在房速、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等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过程中常选用特殊导管可明显节省手术时间、减少X线的照射量、提高成功率、减少手术并
Brugada综合征(Brugada Syndrome,BS)是由于编码心肌离子通道基因突变引起离子通道功能异常而导致的综合征.临床上,该综合征以VST段抬高、C-VSY段多变、心脏结构无明显异常、多形性室速或室颤和晕厥的反复发作、以及心脏性猝死为特征.本文根据2002年国外两大系列研究结果和欧洲心脏病协会心律失常分子基础研究组电新出台的协约报告,述评近年来对BS所取得的主要共识、新的发现、危险分
心脏的传导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分叉表现,而分叉与混沌又似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因而在传导系统路径上,除上述提到的房颤、室颤存在的混沌现象,房室传导阻滞、并行收缩、室性早搏等也存着混沌现象.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对心脏传导系统中产生的心电现象混沌特征的分析有助于对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理解,以便寻找更加有益的方法防治.
房颤导管消融的治疗方法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从最初X线影像下的肺静脉节段电隔离到三维标测指导下的左房环肺静脉线消融,从心内超声引导下的左房前庭部消融肺静脉电隔离到双Lasso指导下的左房环肺静脉线性消融肺静脉电隔离,又从碎裂电位指导下的房颤基质消融到所谓的"房颤穴"和迷走神经节消融,目前又出现了点、线、圈结合的所谓综合消融和个体化的分步消融等等.目前各主要中心所报告的各种消融方法治疗房颤的成功率
本文论述了室性心律失常的危害、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策略及其进展以及特殊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