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日本数学课程的经验与教训

来源 :2014首届华人数学教育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ng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败后日本的学校教育课程以文部省(现文部科学省、负责文教的中央政府机构)制订的[学习指导要领]的形式体现,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校阶段单独制订,数学学科在每一个学校阶段的学习指导要领中以一章的形式体现.战败后的日本数学课程经历六次修订,本文主要总结这些修订的经验教训,对中国数学教育课程走向提出几点想法. 随着高中入学率的不断上升,学习的内容也要精简.但是日本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一味的精简并不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及其知难而上的韧劲. 课标按学段设置目标及内容,而课本都是按学年〔学年中又分上下册)编写这是一个矛盾. 如把案例从课程标准中拿出,可给执行方面更大(多)的解释空间,从而提高标准的权威性.反之哪家课本都要把茶壶作为主要教材处理,限制太死. 中心对称可提早到小学阶段轴对称及中心对称形状物体口常中都多见,只处理前者有时平衡.小学阶段的图形认识多为直观层次,并不属于困难教材.(过去)孩子们从小就有自己制作纸风车的经验.
其他文献
对中、美、澳、新、法与英六国各一套初中数学教科书方程与不等式内容为研究对象.结合典型案例从广度和概念(命题)的呈现方式两个方面,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比
为了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贵州师范大学的吕传汉教授和汪秉彝教授,在反思中国数学教学和对比中美小学数学教育的跨文化教育研究中,于2000年提出了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