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与乡村发展:中国梅山文化园建设实录

来源 :2015建筑历史研究与城乡建筑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vi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梅山文化园的建设,通过对湖南中部地区留存久远的,具有巫楚文化遗风的渔猎文化——梅山文化的继承与凸显,通过劳动技能培训、经济带动、文化凝练、活动组织等方法,加强该地区村民的地方文化认同感,增强地区的对外开放性,实践了村民参与、政府支撑、高校参与的多元主体进入的乡村发展道路。
其他文献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保护正在逐渐消亡的历史村落已经变的迫在眉睫。在历史村落的保护过程中,如何利用民居建筑、村落形态、乡风民俗等元素来弘扬当地的地域文化,避
  祠堂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产物,具有其特有的精神及空间的功能,而这些也使其在文化转型的过程中得以保留。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特别是不够规范化的城镇开发过程中,祠堂
  历史街区保护建筑的更新不仅包括建筑形式等物质文化保护,应涵盖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非物质文化保护。哈尔滨道外区作为城市的发源地,其街区内的建筑特色鲜明且具有历
  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寒地文物建筑抹灰饰面冻害的主要表现形式可分为裂缝、空鼓和脱落三种。文章通过对调研资料的整理统计,找出了这三种冻害表现形式在基本形态和分布状况上
  哈尔滨霁虹桥建造于1926年,是沟通哈尔滨市区道路与铁路的枢纽,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与地域特色,是哈尔滨建筑艺术的瑰宝和中国近代我国桥梁建筑的典范之作,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
  我国大面积的寒地区域存在大量的文物建筑,这些建筑受到寒地独特的恶劣气候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病害现象。通过田野调研发现,文物建筑木构系统的冻害现象在这些病害现象
  哈尔滨位于北纬44°~46°的高纬度,属寒冷地区,初春或初冬易产生冻融现象,危害到历史建筑本体。哈尔滨市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现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是哈尔滨市唯一现存的比
会议
  黑龙江督军署设于1912年,是中国近代黑龙江省的最高政治统帅机关,是民国时期黑龙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民国时期有十二位黑龙江省行政长官在此设官施治。该建筑群
  中东铁路建筑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以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历史建筑群为例,运用环境价值评估中广泛应用的条件评估法(CVM)评估其非使用价值,
木构建筑是中国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形式.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筑木为巢"的营造遗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蔓延,许多传统建筑材料遭到摒弃.木结构逐渐被"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