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音乐进教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以义务教育音乐教科书《走进音乐世界》为例

来源 :第五届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教科书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u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数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呈现,有多重的价值彰显.它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体现,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体现和实现文化和政治意义上的各民族之间的理解、团结与和谐相处的模式之一.然而当前教材在少数民族音乐的选取和呈现上却存在着比例偏少、结构性失衡、选材片面和音乐展示的"叙事性缺乏"等问题.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为目标导向的音乐教科书,需营造一种深刻的、有效的、全面的、能真实"引导"学生获得对多元文化音乐积极的态度和视野的场域,这种场域的构建,实现于教科书合理的编者构成、音乐数量上的可持续扩展、"音乐文化"的合理布局和叙事性呈现中.
其他文献
全面抗战期间,李建勋对我国教育进行了系统性反思,并作出了卓有成效的理论探索,设计出整个中国教育的发展蓝图.李建勋全面抗战期间的理论思考与所得,对今天的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通过原始文献史料,全面研究著名农学家、作物育种和生物统计学家、台湾科学院特级院士汪厥明教授.他历任北京农业大学、北平农业大学、西北联大、广西大学、台湾大学的教授、主任.在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率先在中国开设生物统计学课程,为国家专门培养农学试验研究设计、分析等直达国际发展前沿的高级人才.他所倡导的圃场试验新技术、逢机区集之布置及其计算方法、多品比试验机差平方和之正确估算法等技术方法,开启了我国农业
魏寿昆对西北联大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创始人之一,冶金学和冶金物理化学家和冶金教育家.其家境贫寒,但学习十分刻苦与努力,中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北洋大学,为北洋才俊.短暂工作后,留学德国,师夷长技,毕业后放弃在德国丰厚薪资的工作机会,怀着满腔报国热情回到了阔别五年的祖国,被北洋大学聘任为矿冶系教授.在西安临时大学与西北联合大学,魏寿昆与师生员工即秉持"戮力同心,艰危
黎錦熙是西北联大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作为毛泽东的老师,他不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独到的建树,而且在引领社会风气和教书育人上贡献卓著.他没有专门的教育思想论著,但其"即知即行"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活动始终贯穿于他的人生.他不是一个坐而论道的理论家,而是一个长于躬行的实践者.在讨论高等教育如何承担起复兴中华民族伟大事业的当下,整理和弘扬西北联大历史人物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是很有启发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纵观汤尔和一生,出身低微,刻苦努力,严谨务实,作风稳健,勇于进取,为中华民国的成立和高等教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致力于西方医学的本土化,其办医、兴医、著译成就在同期人物中无人能出其右。其影响力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处于首都北京国立高等学校中“执牛耳”的地位;但他在国家被外族入侵、大片国土沦丧、中华民族处于空前危难之际,在强敌面前丧失民族气节,甘任伪职,沦为分裂国家与民族的罪人,为后世留下难以抹去的遗憾和
河南理工大学是我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也是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在108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与煤炭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共命运,熔铸形成并传承发展了底蕴深厚、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培育了16万名缤纷桃李,在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和国家能源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为民族工业振兴、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特殊贡献.
西北联大当年千里迢迢来汉中办学与汉中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为汉中留下了永远难以消失的"文化地标"和"文化记忆"性的文物.这些文物是国立西北联大母校和子校师生不畏艰苦,努力教学,以文化教育为阵地进行抗战的实物证据.保护好这些文物对于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中国高级知识分子抗战史等都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谈谈西北联大在汉中所留文物的保护及利用.
刘北茂先生是我国现代民族音乐家、演奏家和教育家,从1940年首创二胡独奏曲《汉江潮》起至1980年创作《流芳曲》止,整整40年间创作了各类二胡曲达百余首,其中"抗战三部曲"(《汉江潮》、《前进操》、《漂泊者之歌》)是其抗战时期任教于西北联大时在城固创作的三首著名的二胡独奏曲.《汉江潮》作为"抗战三部曲"的开篇之作和北茂先生的处女作,不仅包含着作者拳拳爱国之情,更彰显了一代知识分子"启发民智、凝聚民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主要科目,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性别教育影响很深刻.文章从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入手,分析教科书中性别教育的现状包括:性别倾向明显,描写男性的篇幅多于女性,对男性的刻画比女性丰富;男性角色丰富多彩,但缺乏对新时代男性回归家庭的角色刻画;女性角色刻画单一,缺少对新时代女性精英角色的刻画.针对性别教育的现状进而提出三点建设性建议:编写者在进行教材编写时要在性别上保持价值中立,均
教科书作为人类文化传播的一种极有力的载体,集中体现了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了国家的社会整合、社会管理与社会控制的功能;在传播民族文化精华方面起到重要的媒介作用,使得人类文化精华得以传承;从不同阶段推行的教科书中也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科技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的进步状况.因而可见教科书的选材、编写过程中均包含了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鉴于此,系统客观分析教科书的意识形态功能,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