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丘陵区牧草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发展模式

来源 :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335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红壤丘陵区不同牧草种植方式的生态环境效应,提出了牧草的发展模式.试验结果表明,种植牧草能明显地减少径流量和泥砂量,截留雨水,提高土壤水分含量,降低高温干旱期地表温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土壤,减轻红壤铝毒,促进退化土壤生态的恢复.在红壤丘陵区,牧草的发展因不同的地形而有不同的目的与内容.山丘中上部的荒地是牧草发展的重要对象,重点是改造天然草场;山丘中下部的园地,则以梯田护埂、护坡和田面覆盖为主要内容;而在平地与沟谷的耕地中,则以冬闲水田种草为主,以解决饲草的周年平衡供应.
其他文献
17年34季水稻不同耕作制度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禾本科、豆科、十字花科绿肥翻压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证明:(1)绿肥处理能提高水稻产量.双季稻总产平均为10423.5kg/
在总结中国耕作制度近半个世纪发展基本趋势的基础上,探讨农业新阶段下耕作制度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为建立崭新的耕作制度和推进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耕作制
会议
目的研究滁州市C群流脑的流行特征与控制措施,为今后C群流脑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5年度流脑个案调查、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8例流脑患者中检出5例C
从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角度,分析了江苏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江苏农业科技创新的目标定位,提出了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确立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高
把现代农业的认识概括为五个方面:(1)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潮是可持续农业,(2)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是精确化技术和精准化投入,(3)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流是农业设施化,(4)现代农业发展
分析了黑龙港地区旱地种植效益低的限制因子,及其自然及交通地理特点,提出用资源的理念进行旱地种植业高效开发的原理与技术.
在分析保护性农业内涵及其历史渊源和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动向的基础上,研究了现阶段在甘肃黄土高原西部实施保护性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
本文从整形修剪、水肥管理、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四个方面介绍科学管护桃园,生产高产质优桃果的技术。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technology of managing Taoyuan sc
黑麦草具有再生能力强、鲜草产量高、营养丰富、品质优良、适口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充分利用冬、春季的光温资源,适当发展黑麦草生产,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
会议
通过跟踪测试国家攻关项目示范区的主栽品种大豆脂肪与蛋白质含量,分析了黑龙江省大豆品质现状.21个示范区两年平均脂肪含量为20.20﹪±0.74﹪,蛋白质含量为39.76﹪±1.27﹪;种植的40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