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爆秸秆固态发酵产氢的研究

来源 :2004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l0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秸秆是一种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可再生资源.本实验以C.butylicum A86为产氢菌,对以汽爆玉米秸秆为原料的固态发酵产氢进行了研究,探索了秸秆利用和生物制氢的新途径.实验结果表明,C.butylicum A86能够利用秸秆在汽爆和酶解过程中产生的多种糖类,并能够和纤维素酶在低pH值下发挥协同作用,产氢率达44.5ml H2/gcSES,底物利用率为25﹪.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生物质气化过程中产生的焦油,采用高温以及木炭催化的双丛功效对其裂解进行了工业应用研究,并考察了一些操作参数对其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裂解炉的操作温度控制在800℃以上时,对燃气中的焦油有明显的裂解作用,此外通过焦油裂解炉后,燃气中夹带的飞灰得到了过滤,一方面降低了后序工序中燃气净化的负担,另一方面飞灰中未完全转化的碳得到进一步的转化,提高了碳的转化率.从而为生物质能的利用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可以实现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资金和技术转移的一个新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CDM的一些概念和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进展,并通过介绍一个国外生物质能CDM项目和我国生物质气化发电项目CDM案例分析,探讨了CDM对推动我国生物质能的规模化发展可能起到的促进作用.
采用气相色谱仪等仪器,测试并检验了固定床生物质气化机组的炉膛温度分布、燃气组分、低位发热量及杂质含量等主要性能指标,同时分析了物料种类、气化强度、炉膛温度、二次风系数等因素对气化效果的影响,初步探索了生物质气化机组设计的一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气化强度在200kg/m·h左右时,生物质燃气的低位发热量和杂质含量可取得最佳值;二次风系数控制在20-25﹪之间,炉膛内还原区温度在700℃左右,可以保证
本文主要对不同含水率、筛孔直径下粉碎机的吨料电耗、小时生产率及锤片厚度等性能参数进行了玉米秸秆粉碎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筛孔直径,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负荷输入功率基本不变,吨料电耗增加,生产率降低;对于相同含水率的玉米秸秆,随着筛孔直径的增大,吨料电耗、负荷输入功率降低,小时生产率增加;度电产量和粉碎效率随着锤片厚度的减薄而增加,当锤片厚度为4mm时,既能够保持较高的粉碎效率,又保证了一定
中国生物质稻壳资源丰富,但目前并未充分有效地利用,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而作为一种丰富的有竞争力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资源,在我国电力紧缺的情况下,稻壳发电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采用先进的气化/燃烧发电技术,利用稻壳资源发电,可局部缓解用电紧缺现象,特别是缺电少电地区.
本文所讨论的试验工作是生物质燃气/柴油双燃料发电机组配套的前期工作.通过双燃料发动机的试验为40kW双燃料发电机组配套提供依据.试验使用国产2100型柴油试验机,由小型固定床下吸式气化装置提供生物质燃气,通过测试柴油机在纯柴油和双燃料两种模式运行下的负荷特性、示功图和压力升高率等,探讨柴油机在双燃料下运行可能的节油率、功率损失及气缸内的工作情况.
该文概述了目前世界上常用的利用晶化技术制备多晶硅薄膜的方法,这些技术包括直接固相晶化和激光晶化等,并讨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
秸秆类生物质属于可压缩材料,其密度较低,致密化是提高生物质制品性能的关键.根据生物质压缩成型的主要特点,利用ANSYS的结构分析模块对挤压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得到载荷在材料致密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在整个成形过程中制品内部应力应变及其历史演化过程,进而对生物质成型机理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化石燃料燃烧利用过程中排放的大量毒害气体和CO2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危害,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相应的控制排放技术不断发展,其中生物质能源利用由于其CO2零排放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技术之一.本文采用了LCA方法,选择生物质气化发电、热裂解发电、直接燃烧发电以及生物质与煤混烧发电四种方案与燃煤发电进行了对比,分析生物质利用过程减排温室气体CO2、毒性气体(SOx、NOx)的作用.结
为了推进沼液的高品位利用,我们对其抗病防虫的性能做了初步研究,采取向沼液中添加不同复合添加剂方法,找出了对蚜虫有增效作用的5种复合添加剂种类及其浓度配比范围.得到了BP01号沼液混和剂的适宜配比为8000倍液~11000倍液、BP02号沼液混和剂适宜配比为24000倍液~30000倍液、BP03号沼液混和剂适宜配比为8333倍液~12500倍液、BP04号沼液混和剂适宜配比为18000倍液~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