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形鲳鲹低氧相关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在低氧胁迫下的表达变化

来源 :2016年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pe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使用3、5RACE、PCR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克隆卵形鲳鲹的低氧相关基因(LDH-A.MMP9),探究不同形式低氧胁迫下两种基因在肝和鳃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为卵形鲳鲹的科学养殖和活体运输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外源添加水杨酸对蚕豆幼苗生长和根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水杨酸处理降低了蚕豆地上部生物量和微生物多样性;水杨酸外源添加提高了根际微生物活性.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于2014年在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研究了晚稻季用两种水分管理方式,包括间歇灌溉(有稻草添加和无到稻草添加)和长期淹水(有稻草添加和无到稻草添加)对稻田土壤细菌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间歇灌溉稻田细菌数量高于长期淹水稻田.在DNA水平上,间歇灌溉条件下土壤细菌数量达到3.9×1010拷贝/克干土,是长期淹水稻田的2.18倍.当有稻草添加时,歇灌溉条件下土壤细菌数量达到6.1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尤其是铜污染给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研究和治理铜污染变得尤为重要,抗铜内生菌对鸭跖草铜的富集起到重要抑制作用.本研究从污染区和非污染区的鸭跖草中分离得到了铜抗性较强菌株,其中细菌污染区3株,根、茎、叶中各1株,分别用SRW、SJW、SLW表示,非污染区茎中1株,用SJF表示;真菌污染区2株,茎、叶中各1株,分别用ZJW、ZLW表示,非污染区茎中1株,用ZJF表示.通过对
土壤中碳及养分元素的循环主要由土壤微生物驱动.目前,关于土壤中碳氮耦合的研究较多,也比较深入.相对而言,土壤有机碳分解与转化对土壤中P有效性的响应及反馈的研究相当匮乏.利用封丘潮土养分平衡长期定位实验平台,选择长期平衡施用化肥的N、P、K处理和长期缺失磷肥的NK处理,分别作为正常磷水平和缺磷的供试土壤,向两种土壤中添加外源葡萄糖,通过CO2排放动态研究磷素的丰缺对潮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同时结合高通
位于台湾西南部,自泥岩化育而来的恶地土壤,因其具高盐度和物理、化学等特性而不利于植物生长.刺竹为少数可于此地存活的植物.为了了解土壤细菌族群对植被的反应,本研究利用含标志的焦磷酸定序技术分析刺竹生长处和裸露地等土壤样本.结果显示裸露地族群以Actinobacteria为主要组成,刺竹林处族群则以Acidobacteria、Actinobacteria和Proteobacteria为主,环境压力可能
生物炭近年已被视为一可有效提升土壤肥力并促进作物产量之改良资材.但在土壤物理性及微生物多样性上之相关研究仍可着墨.本试验于高风化坡耕地添加豆粕堆肥、木质生物炭及传统饱水剂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于热地气候下现地孵育12个月,并探讨添加该些改良资材候土壤物化性质与微生物活性之变化.结果显示,现地孵育1年后,共同添加堆肥及生物炭(CB2及CB4)之处理可有效提升土壤有效氮至2
本文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小麦与蚕豆间作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112.5kg/hm2,225kg/hm2)对小麦地上部生物量、氮、磷、钾养分吸收、小麦白粉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减量施氮(112.5kg/hm2)水平下,间作小麦地上部生物量在分蘖期、开花期和灌浆期分别比单作常规施氮(225kg/hm2)提高了14.46%、7.21%、10.36%.减量施氮水平下,间作小麦植株氮含量在分
为了研究施肥方式对水稻病虫害发生的影响,2013年在上海郊区布置田间试验.试验分4个施肥处理:菜籽饼肥低量(CML)、菜籽饼肥高量(CMH)、化肥(CF)和不施肥对照(CK).水稻全生长期不喷洒农药.结果表明:CF处理小区,稻苗株高、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指标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和对照.但在水稻生长中后期,CF处理水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稻飞虱的发
通过田间模拟试验,研究了UV-B辐射增强下施用不同硅肥对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甲烷(CH4)产生潜力影响.UV-B辐射设2个水平,即对照(A,自然光)和增强20%(E).硅肥设3个水平,即Si0(不施硅,SiO20kg/hm2)、Si1(硅酸钠,SiO2200kg/hm2)和Si2(钢渣硅肥,Si02200kg/hm2).结果表明,各处理水稻根际土甲烷产生潜力大于非根际土甲烷产生潜力.UV-B增强可
为阐明胞外DNA(即eDNA)对土壤细菌生物膜形成作用机制,以野生型枯草芽孢杆菌168和恶臭假单胞菌KT2440为模式菌株,采用结晶紫染色法、PicoGreen荧光染料定量分析及一代测序,研究了eDNA对两种细菌早期生物膜形成及非早期生物膜稳定性的影响,以及细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eDNA量、基因序列与分布.结果表明,在恶臭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DNase Ⅰ处理对恶臭假单胞菌早期生物膜的形成及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