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后凸成形术后术后骨水泥渗漏CT与X线对比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6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骨水泥渗漏是经皮后凸成形术(PKP)后严重并发症之一,X线对骨水泥渗漏往往无法进行有效评估,如何进行精确评估有助于分析病因,制定预防措施。探讨术前CT是否对预防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临床价值。
其他文献
ackground Osteoarthritis(OA)isacommoncauseoffunctionaldeteriorationinolderadultsandisanimmenseburdenontheaging population.However,molecularmechanismunderlyingtheregulationofO
目的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与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满意度,膝前疼痛和早期功能恢复仍然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影响因素很多,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伤口缝合综合处理对全膝关节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快速恢复的影响。方法:80例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髌内侧旁入路,切开关节囊时均用缝线作标记,以利于关闭关节囊时精确对位缝合。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屈曲位缝合(FlexionGroupFG)和伸直位缝合(
目的:对银离子敷料的特点及适应症进行总结和分析,为银离子敷料应用于感染性、难愈性创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2000-01至2014-07银离子敷料治疗感染性、难愈性创面的文章;检索关键词:woundDressing 并限定文章的语言为英文;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2000-01至2014-07收录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关键词为:银离子敷
Objective.Toidentifytheriskfactorsfornew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VCFs)inpatientsafter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andtogradetheevidenceaccordingtothequalityofincluded
目的 探讨应用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结合游离腓骨移植两阶段治疗下肢长段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12例下肢长段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19~46岁,平均3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例,压砸伤3例,机器挤压伤2例.其中股骨缺损3例,胫骨缺损7例,跖骨缺损2例;骨缺损长度6~14cm,平均8cm.9例胫骨及跖骨骨缺损合并创面范围为5.0cm×3.0
目的:介绍一种胸腰椎结核的后路手术治疗方法,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8月至2015年6月共12例胸腰椎结核并椎旁脓肿的患者(腰骶段1例、腰椎5例、胸腰段4例、胸椎2例),常规显露脊柱后方结构,不切除棘突及椎板,选择脓肿偏多的一侧经椎间孔及横突旁入路,到达椎体病灶,对病灶死骨及脓肿进行清除(术中可用脉冲枪进行持续冲洗),随后取髂骨(髂骨可经链霉素处理)行椎体间及病灶处植骨处理,同时在对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远端个体化外翻截骨与固定外翻截骨对术后下肢力线恢复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同一位高年资关节外科医生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连续病例546例,排除既往患肢骨折、手术史及屈曲畸形大于30°病例,其中股骨远端个体化外翻截骨302例(A组),固定5°外翻截骨244例(B组),术前和术后站立全长片用于测量并评估术后下肢力线,术后测量指标包括髋膝踝
会议
目的:闭合引流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已常规使用多年,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质疑初次TKA术后闭合引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本文将通过系统评价现已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来比较初次TKA术后放置与不放置闭合引流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以期为TKA术后是否需要放置闭合引流提供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
会议
目的:按照胫骨平台的三柱分型,后柱的骨折可以单独存在,更多合并存在于双柱或三柱骨折中。临床治疗中,对于内侧柱、外侧柱骨折的复位及内固定的方法方式相对规范,认同度高;而对于后柱骨折的手术切口、内固定方法等,还在不断研究。
目的:本课题将研究脊髓损伤后的神经细胞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并寻找可能的治疗靶点,探索新的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以便为更好的保护损伤后的脊髓及功能恢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