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山区水汽含量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来源 :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ve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建立的天山山区水汽含量与地面水汽压的经验关系式,计算了天山山区及周边其他无探空测站1961-2009年的水汽含量值,分析了水汽含量的时空分布及其与区域气候变化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天山山区水汽含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天山北麓的河谷平原地带,中天山和东天山是低值区.水汽含量在近50a内呈增加趋势,夏、秋季增加明显,春季增加不明显.EOF分解表明水汽含量空间场主要有全区一致性和南北坡反相变化两种分布型态.水汽含量是影响天山山区降水量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夏季大气水分与降水的关系最为密切,EOF分解表明降水和水汽前两种向量场空间分布型和时间的相似程度很高.水汽与其他气候变化因子也有一定的关系,水汽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有负反馈作用,冬季NAO与水汽有显著相关关系,冬季AO与夏季水汽相关性最显著.这些研究对于揭示区域水分循环过程和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区域响应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汾河是山西境内第一大河,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污染和生态破坏,致使流域环境质量下降,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本论文分新中国前后两时期研究汾河流域环境演变,探讨人类活动与流域环境演变关系,对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地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何种原因引起的环境变化,从地球生态系统的角度来探讨和研究地球的变化。作者通过地球大气碳的平衡的剖析,展示了大气和海洋的紧密结合和相互协调。研究发现,在每年从5月到10月,浮游植物旺盛生长控制着大气碳的增加,在从11月到第二年4月,人类排放控制着大气碳的增加。
会议
自1978年中国开始市场经济改革以来,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和不平等现象也不断加剧,这一现象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这种不平等很直观的反映在了住房上,因此住房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研究转型背景下低收入社区的住房分异,对加深对低收入社区的住房不平等现象的理解,以及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和住房不平等问题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7年在广州、武汉、南京、西安、哈尔滨、昆明中国六个
城乡统筹发展是一个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空间等要素不断朝着优化组合的方向综合发展的过程,其发展模式体现了区域城乡整体融合、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理念.基于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成果,构建了我国城乡统筹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由于传统AHP(层次分析法)递阶层次结构的假定难以符合现实,引介了基于ANP(网络层次分析法)的改进TOPSIS方法的网络结构评价模型,并对我国2010年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
本文对数字环境考古涵义、学科基础、方法与技术支撑体系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数字环境考古研究内容、特点、方法和技术构成。数字环境考古是在环境遥感考古、环境考古GIS等研究基础上提出的概念,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PS等在内的空间信息技术对信息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的优势,及其在考古学和环境考古中的数字化应用促生了"数字考古"和"数字环境考古"概念。"数字环境考古"是信息时代对环境考古研究提出的要求,是
会议
目的:为制定中国健康成年女性高峰充盈率(peak filling rate,PFR)参考值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了全国23个单位测定的604例健康成年女性PFR参考值,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与9项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健康成年女性PFR参考值与地理因素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并用回归分析法推导出一个回归方程:(Y)=-0.2678-0.0389
我国内蒙古西部的巴丹吉林沙漠,地处北半球西风带纬度和亚洲夏季风的北部边缘,并以世界上最高大的沙丘、丘间低地有大量的永久性湖泊而著称,是认识两种不同气候系统演化历史的重要信息库。该报告是作者与合作老师和研究生一道近年来对巴丹吉林沙漠地区现代环境过程、地下水补给来源、古环境历史、高大沙山成因的研究工作的概要总结(主要结论已在有关专业期刊上发表)。这里首先汇报我们利用模型对研究区的湖泊水面蒸发和湖区地下
许昌"三化协调"联动发展实施过程中保障体系的建设是保障三化协调实施的基石,本文首先整理了保障体系概念内涵与基本内容,明确了保障体系内部的关联。然后,解读了三化协调试验区域乡统筹保障体系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三化协调试验区城乡统筹的保障体系。研究认为城乡二元体制与城乡二元保障结构互为因果关系。三化协调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政策法规保障是先导,资金保障是基础,社会保障是关键。政策保障体系核心是保障"农村
伴随近年来高新区城市化研究主轴移转至对小区环境质量的论述,高新区外来劳工与原来居民共组的社区居民关系也成为新崛起的一个研究主题。不同于城市社区研究所着重在居民认同感对社区发展的效果与影响,这个研究的焦点所谈论的重点则放置在外来劳工租房需求及其流动特性如何地影响高新区的社区发展与繁荣。尽管近年来劳工居住问题在研究与实务上逐渐地展露出价值,但重要的是,外来劳工迁入所产生的新族群入侵与承继社区的社会生态
空间生产与空间冲突是国外社会地理学最重要的研究视角之一。本文以广州摩的行业为例,借鉴国外社会地理学理论——政治经济学的城市化解释体系、空间生产理论、城市增长联盟及城市政体等理论,对广州越秀区YT、BZ、HQ和SYN四社区开展研究。首先,对禁摩后摩的司机人口及时空特征进行考察,发现从业人口年轻化、女性化态势加剧,基于户籍的分异特征显著,兼业性明显,社会资本起重要作用。其次,剖析摩的司机空间生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