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MS320F2812实验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来源 :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k213071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制了TMS320F2812 实验装置,解决了目前同类实验装置扩展的功能不强、不适于实验教学的不足。实践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同时改革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技能、创新能的重要环节。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目标,对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设计的内容、指导形式、成绩考核等环节进行了建设和完善。重点探索适合教学的指导书的体系;迅速认知、自主设计、答辩考核的多方为指导方式;给出了颇具特色的基于AHP方法建立的考核体系。实践证明,论文所述方法对学生的素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作为类似课程教学的借鉴。
分析了目前工科院校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我院我院电力系统方向设置的背景与定位;并结合学院基于CDIO 工程教育理念的改革思路,将CDIO 教育理念融入实践性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针对电力系统方向的实践环节中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学模式、设计内容、实施过程和评价手段的改革与实践做出总结,希望对于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作用。
论述了高校电气类专业面向科研和工程实践的毕业设计改革重要性和可行性。从建立教学实践基地、教师科研与毕业设计结合、学生保研和就业与毕业设计结合等方面探讨了面向实践毕业设计改革与创新的思路。
本文介绍了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基本内容,重点阐述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学课堂的管理和成绩评定机制,以及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的情况。总结了我们在进行电子类基础实验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思路 及实践的效果。
以应用为导向,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介绍了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的方案和特色,说明了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方案说明。
《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是为高等学校工科非电类专业本科生《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而编写的教材。教材从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和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标出发进行组织和编写,紧紧把握专业的发展方向,采用富有弹性的模块式结构,对知识与能力进行有机地综合、融合和整合,重点论述了教材内容和体系结构。本文阐述了《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教材的编写目的和编写思路,介绍了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对教材的编
《控制理论》课程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也是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课程涉及知识面广、内容多且繁杂、理论性强等特点,学生普遍感到抽象和难学。在积累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对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控制理论》实验教学的传统模式侧重于理论,这种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实践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本文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本文对《控制理论》课程实验教学中教学和实验课时的分布、内容结构的安排进行了探讨,提出在《控制理论》实验课程中加入实物被控对象的实例。实践教学证明本文提出的实验改革方法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探索创新精神。
PSIM 软件是应用于电力电子及控制方面的仿真软件,具有仿真速度快、用户界面友好、波形解析等优点。文章进行了PSIM 软件应用于教学的可行性分析,并以电力电子整流电路为例,介绍PSIM 软件在电力电子教学中的应用,弥补了众多学生对各种电力变换电路缺乏感性认识的问题。
《电磁兼容理论》是理论性和工程实践性均较强的一门课程。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科研经 验开展了案例导入式教学法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改变 了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