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盆地流体包裹体的成分提取方法

来源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vages88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四极质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气相色谱仪、质谱仪、碳同位素质谱仪等分析流体包裹体组分前必须先将包裹体打开并提取组分.对于微量级包裹体能提取纯净组分是决定成分分析好坏的关键,包括选赋存包裹体的矿物、净纯、打开包裹体、提取包裹体组分.现打开烃包裹体方法主要有:研磨、挤压、微钻、热爆、激光。通过白云凹陷东北部流体包裹体研究,确定烃类流体充注和聚集时间。研究结果表明,珠江组和珠海组经历了2期油充注和多期天然气充注。通过单个油包裹体显微荧光观察,可以分为发蓝绿色和黄绿色荧光的2期油包裹体。通过显微测温分析,与发蓝绿色荧光的油包裹体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其平均一温度为95.3℃,经埋藏史投点,其充注时间约为11.5-0Ma。与发黄绿色荧光油包裹体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其平均均一温度为168.5℃,其过高的均一温度为深部高温流体向上运移产生。由薄片岩相学观察可知,该地区还存在多期天然气充注。
其他文献
研究的样品橄榄岩发生了非常强烈的蛇纹石化作用,主要蚀变产物为蛇纹石,在后期也发生了碳酸盐化形成碳酸盐矿物.蛇纹石化橄榄岩的主要矿物组合为利蛇纹石和磁铁矿.采用岩石样品分段加热脱气装置,将粉末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先加热150℃脱去风化和表面残余有机质的影响,再从200℃~400℃~600℃~800℃~1000℃分段加热,每个温度点恒温40min,分步冷阱脱水和气体高温裂解,并将它分别与MAT-271
笔者应用已经建立的准确可靠的氨基酸含量及δ15N分析手段,以贵州省特有的几种喀斯特适生植物为研究对象,探讨喀斯特脆弱的地表植被生态体系对外界环境压力的响应机制.主要选取的研究对象包括:细叶小羽藓、诸葛菜、鼠李、马尾松.游离氨基酸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同时使用两个检测器:DAD和FLD。氨基酸氮同位素值采用GC/C/IRMS法测定。通过对不同生境下适生植物叶片分析,结果表明:叶片中谷氨酸、天冬氨酸
全球活性氮的释放和大气氮沉降在最近几十年显著增强,中国加剧的氮沉降(近30年由13.2增加到21.1kg N ha–1year-1)主要来自于快速增长的能源消耗(机动车和燃煤)和农业、畜牧业发展(化肥、家畜)等.大气氮沉降主要包括气态、气溶胶及降水中的各种化合物,如氮氧化物、氨、硝酸盐和有机氮等.大气氮沉降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氮源之一,而大量的可利用活性氮使得水体系统富营养化以及陆地生态系统氮饱和,
天然金刚石形成于地球深部,反映丰富的地幔信息及演变历史[1-2]。金刚石中特征的氮原子缺陷是追溯其地幔存留时间和保存温度的重要依据[3-4],氮缺陷近年来也被认为是实现量子计算的优良载体,成为炙手可热的研究热点[5-6]。本世纪初新发现的储量巨大的津巴布韦砂矿型天然金刚石,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7-10]。我们对已获得的津巴布韦金刚石样品进行预研究,注意到该产地金刚石具有特殊的立方体-八面体
会议
电气石具有压电性和热电性,在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下即能引起电气石晶体之间的电势差,这种静电压很高,它能促使周围的空气发生电离,被击中的电子附着于邻近的水和氧分子并使它转化为负离子[1].针对该特性,本实验将超细锂电气石粉体和高温釉料以1:5的质量比混合,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将混有锂电气石的釉料均匀印到充分清洁后的玻璃表面,进行烘干处理后将表面带有釉料的玻璃置于500℃的钢化炉中进行烧制,再利用强冷风使其
会议
水对地幔硅酸盐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运移迁徙以及热稳定性都有着显著的影响.研究水在地幔矿物中的赋存机制及地球深部的水循环过程,是当今世界矿物学与地球科学领域内的热点和重点之一,这对于我们了解地球深部的岩石矿物学与诸多地球动力学过程都有着深远的意义.首先俯冲板块中的蛇纹石(serpentine,含水量10%~13%)随着板块的向下运动,在高温高压下分解将产生Phase A(含水11.8%)、粒硅镁石(
会议
通过利用非金属矿物的储热特征装载相变功能体制备矿物基复合相变材料是高效太阳能储热材料低成本制备的重要研究方向[1].但非金属矿物存在导热性能差的问题,因此,一些高导热材料被添加至矿物基复合相变材料,提高材料的导热系数.San和Karaipekli [2]采用膨胀珍珠岩稳定月桂酸制备珍珠岩基太阳能储热材料.为了提高其导热系数,通过加入膨胀石墨至复合物中,导热系数由0.07 W·m-1·K-1提升至0
会议
大井和安乐锡铜多金属矿床均属于大兴安岭成矿省,都产于黄岗—甘珠尔庙锡多金属成矿带,是北方重要的锡铜多金属矿床;二者有着相似的成矿背景,都产于林西组地层中,均受华力西—燕山期多期次强烈岩浆活动的影响.流体包裹体研究作为重要的研究手段越来越多地用来探讨成矿流体类型、成矿流体来源、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方面,前人在该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本次研究亦针对两个矿区的含矿石英脉的包裹体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发现,大井
油气盆地流体包裹体压力是研究含油气盆地一个重要参数.当流体被包裹在矿物中时,包裹体形成时的温度、压力、组分也会继承当时埋深时周围地质环境的地质温度、埋深压力与地质流体组分,构成一平衡体.故包裹体形成压力与形成温度(均一温度)、包裹体组分是相关联的平衡体,可通过包裹体均一温度、组分等推算形成压力.具体的推测压力方法有:伴生盐水包裹体内子矿物形成压力分析、盆地内盐水包裹体形成压力分析、盆地内烃包裹体形
对一个来自辽宁瓦房店和三个来自山东蒙阴的金刚石样品进行了聚焦离子束(Focused IonBeam,FIB)制样和后续的高分辨率透射电镜研究,旨在研究这些样品内的纳米包裹体.这四个样品中辽宁样品(LW-14)与一个山东样品(SM-552)中有明显的云雾状与片状的包裹体,其余两个山东样品(SM-458,SM-547)为带皮壳的样品.所有的样品皆经过双面切割与抛光,有两个视窗以便于观察并作光谱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