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西油田复杂井大修技术研究与应用

来源 :2009年井下作业大修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tert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青西油田的进一步开发,措施工作量的增大,井下出现的卡钻、卡管、酸化封隔器解封失效和井下落物等日益增多。由于青西油田井深、温度高、斜度大,井下状况复杂,解卡、打捞大修难度相当大。本文对影响青西油田深井大修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深井大修采用的工艺技术进行了介绍,现场应用效果显著,以期今后对玉门油田深井大修有所借鉴。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侧钻水平井三维井眼轨迹设计存在问题的分析,论述了实施三维轨迹优化设计的必要性。通过三维数学模型及斜向器定向装置角的推导,解决了三维轨迹优化设计的关键问题;通过开发的配套三维轨迹设计程序,在新疆油田设计并完成了12口侧钻水平并,现场轨迹设计符合率100%,应用效果明显。
针对陆梁油田薄层底水油藏有效厚度2m左右的特点,为了实现侧钻水平井地质目标,本文对此类侧钻水平井在误差控制、着陆控制技术和水平段稳斜钻具组合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径向水力喷射射孔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可以实现径向射孔距离100m内、方位误差小于3°的喷射射孔,它依靠高速流体冲击破岩在地层中形成穿过污染带的液流通道,达到油井增产的目的,与常规的射孔技术相比优势明显;本论文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原理,分析了水力射孔的破岩原理,并进行参数计算;现场应用表明,油井采用该技术后增产效果明显。
连续油管作业技术是利用连续油管的技术优势实现冲砂,分段酸洗解堵、以及排液等工艺措施,特别是在水平井上应用成果更为显著。大港油田自从1994年引进以来,先后在大港油田,冀东油田以及长庆油田进行了应用,主要涉足冲砂,液氮气举等方面,积累较为丰富的作业经验。近几年来,随着各油田对连续油管技术的认可程度不断提高,大港油田的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完善。
为适应低成本开发要求,长庆油田在部分区块采用以φ114.3mm套管为主的小井眼开发.针对小井眼特点,开展了修井工艺及配套技术、小套管分层压裂技术、套管堵漏技术等应用研究,通过现场作业实践,取得了一定的认识和经验,为小井眼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世界上的高压油气井普遍存在环空带压现象,塔里木油田已完成的高压气井中,如克拉2气田和迪那2气田也都出现环空压力异常的气并。本文通过对D8井环空压力异常进行的风险评估得出了存在较高风险的结论。在迪那2气田D8井的修井作业过程中,通过开展高压气井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实施现场检测、室内实验试验和酸化腐蚀实验,不仅找到了环空压力异常的主要原因,而且通过优化完井管柱结构,引进先井的气密封检测系统和气动卡盘,
大港油田自1994年开始实施51/2in套管开窗侧钻技术,研究应用了纤维防漏水泥浆体系、胶乳水泥浆等固井新技术,促进了大港油田侧钻井技术发展。最近几年,随着侧钻井应用范围不断加大,固井质量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2008年固井一次合格率低于93%,固井质量成为阻碍大港油田侧钻井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为此,本文结合油田实际情况,就侧钻井地质特征、井身结构、完井液性能、水泥浆体系等影响固井质量的重要因素
目前利用钻修机进行侧钻作业的装备配套技术日趋完善,但没有较为定型的装备配套方案。为满足进一步提升侧钻的技术水平,通过侧钻实践探索,对钻修机、循环系统、钻井泵等设备进行了科学选型及优化配置,制定了现场配套标准,并应用于生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大港油田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已进入中后期阶段,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老油田油气水井状况逐渐变差,因部分产层枯竭、套管损坏、井下落物、砂卡等问题造成相当数量的井不能正常生产.推广和实施侧钻井技术,充分利用停产井、低效井已有的井段进行开窗侧钻,其成本要比钻新井经济.同时,采用侧钻技术可提高剩余油的开采程度,恢复停产井、低效井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油田后备储量不足,采收率低等问题.大港油田所实施的侧钻
大港油田港西作业区报废井近几十口,利用老井侧钻开采剩余油技术已经在现场进行了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设想利用侧钻井注水补充地层能量,扩大注水波及面积提高最终采收率。但注水井对固井封固质量要求较高,同时老区复杂的地质情况及侧钻井本身的特性对固井封固质量的提高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为此,大港油田集团公司钻采院与大港油田公司开发事业部联合进行了侧钻注水井的技术攻关,并在西7-14K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