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例婴儿肺炎合并胃扭转的护理

来源 :2012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vk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医院对31例婴儿肺炎合并胃扭转患儿,在单纯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对原发疾病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指出当婴儿肺炎合并胃扭转时,在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同时,还应采取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并加强病情观察、出院指导等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这样才能缩短肺炎病程,提高生存质量。
其他文献
贲门失弛症行贲门肌层切开术后常继之以不同术式来起抗胃食管反流或保护肌层切开处之食管粘膜的作用,常用的术式为Heller+Dor手术,或其他术式。在上世纪五十或六十年代,国内有些医院采用前苏联Petrovskv所设计的膈肌瓣成形术。其方法是在贲门肌层切开之后,在膈食管裂孔旁切取一部分带蒂膈肌瓣,将其缝合在贲门肌层切开处,对粘膜加以掩盖。本文对此术式的施行目的和疗效进行了分析,可以认为隔肌瓣成形术作为
食管癌术后剧烈咳嗽是发生膈疝与吻合口瘘的主要原因,手术后,任何患者都可能有痰多的表现,特别是有长期吸烟习惯的患者。传统的术后协助患者排痰的方法是医务人员站在患者之旁,患者取坐位,工作人员头部位于患者之后,面对患者的头肩部,双手扶持患者胸部(一只手按在切口之上),令患者轻轻咳嗽,以达到排痰的目的。
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痰是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处理困难,如救治措施跟不上可能招致死亡。本文对术后暴饮暴食引起此并发症的3份病历进行报道,让患者知道私自进食造成危害和严重性。
本文对一例因胃肠减压需要而经鼻腔下胃管诱发心脏骤停的病例进行报道,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目的:研究食管中段癌术后残余食管和胸腔胃运动功能改变对胃食管反流的影响作用。方法:随机选取食管中段癌术后患者46例作为随访对象,术后定期进行食管测压、显示子胃排空、24小时食管pH监测。结果:1.术后3月、6月患者的残余食管蠕动收缩幅度和原发蠕动次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均0.05),而术后12月餐后pH低于4.00时间百分比明显高于术后3月(P=0.0413)。结论:食管癌术后残余食管和胸腔胃运动
本文从术前心理护理和呼吸道系统的准备以及术后呼吸道的护理三个方面探讨了护理对高龄食管术后早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影响。作者认为,手术后药物治疗固然重要,精心的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护士必须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理状态了如指掌,还能针对性制定护理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同理心。食管癌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示可以避免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会降低病人的费用。
本文介绍了在儿科感染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护士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章立制、落实培训、加强考核、督促措施的落实是院感管理工作的基础,抓住重点环节院感质控是院感管理成功的关键。
目的:探索一种适用于中专护生的教学模式。方法:将PBL教学法应用于在内科实习的37名2008级护理中专生临床实习教学中并进行改良,根据PBL教学法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设计出为期3周的中专护生内科临床教学流程,每周选择固定的半天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临床实习教学。整个教学过程运用戴明循环(PDCA循环)进行质量管理。结果:传统教学方法与PBL教学法相结合可以取长补短、相辅相成,使学生既掌握了针对疾病的普遍
儿科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也是高风险科室,其特点是患者多,年龄小,流动性大,病种繁多,病情复杂,,用药种类多,护士数量少,环境嘈杂等,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差错事故,给病人造成伤害,影响医院声誉。因此,文章介绍了儿科门诊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提出儿科门诊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指出应该尽早预见、识别护理风险,在事情可能发生前采取有效的防御行为,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使风险因素降到最低,才能提高护
舒适护理是通过对护理活动和舒适的研究,使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交往等方面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从而达到促进健康和康复的目的。手术患儿作为相对弱势的群体,理应得到护士的更多关爱。本文介绍了将单纯的手术护理扩展到“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回访”的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模式,既有效改善了护患关关系,又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