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收时间对草莓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来源 :中国第八次草莓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草莓文化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c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索京郊日光温室草莓适宜的采收时间,以草莓"圣诞红"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时间对草莓果实失重率、硬度、糖度、感官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贮藏12d后,6个采收处理的失重率分别为4.87%、4.64%、5.37%、4.04%、6.94%、2.81%;果实硬度17时>7时>9时>11时>13时>15时;糖度分别为9.80%、9.56%、8.40%、8.37%、8.62%和8.77%;感官评分均值分别为2.38、2.36、2.17、2.15、1.99、1.41.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果实失重率、硬度、糖度、感官评价等指标,7时、9时是草莓采收较适宜的时间.
其他文献
通过2011-2013年的花芽分化镜检和过早定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浙江省北部地区大田无假植育苗,采用了"前促、中控、后培"育苗技术体系,章姬、越心、宁玉等品种通过花芽分化期约在9月4日前后,红颜品种约在9月7日前后.结合气象数据分析,显示在日照12小时50分至13小时15分、夜温25℃条件下也可启动花芽分化.章姬在8月22日、红颜在8月25日现挖现栽情况下发生了花芽生理分化逆转现象.为了提早采
生产中的四季草莓包括日中性品种和长日照品种,主要用于夏秋生产,本研究将不同四季草莓品种定植到日光温室内进行促成栽培,旨在加深对不同类型四季草莓特性的了解.研究结果表明,不仅日中性品种在冬季日光温室环境中能正常进行花芽分化,长日照品种也能开花结果.供试的长日照品种"B206"结果数量多,成熟早,但低温需冷量较大,可能更适合半促成栽培;而3个日中性品种对日光温室栽培适应性好,可以根据品种特性与其他品种
在北京市昌平区草莓种植大棚,研究了草莓抗重茬型菌剂(海藻多糖高钙型)、海藻滴灌肥和海藻精组合的施肥套餐方案与传统施肥方式对草莓土壤微生物区系、缓苗、果实膨大速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草莓抗重茬微生物菌剂,细菌(B)和放线菌(A)的数量显著增加,真菌(F)数量降低,B/F值显著增加,表明土壤肥力类型从低肥力的"真菌型"向高肥力的"细菌型"转化.同时,移栽成活率比对照(CK)提高5.88%,缓苗
以草莓新品种越心、越丽为试材,探讨了不同定植期(8月30日、9月5日、9月12日和9月19日)对草莓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8月30日定植的越心植株生长势最好,开花结果最早,株产450.93g;9月5日定植的越丽顶花序花数最多,开花结果早,株产269.97g.因此,在浙江省中北部地区越心草莓可在8月底定植,越丽可在8月底至9月5日前后定植.
为研究草莓光合作用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及品种差异性,分别测定9个草莓品种(阿尔宾、圣安德瑞斯、波特拉、蒙特瑞、红颜、章姬、红袖添香、京藏香和京桃香)在不同缺水程度时的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生理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草莓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随干旱胁迫加剧而下降,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随干旱胁迫加剧而升高;同时,干旱胁迫也使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hoto)、气孔导度(Cand)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是草莓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缺少有效的防控措施,给草莓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本试验选用对土传病害具有较好效果的生物杀菌剂寡雄腐霉菌和其他常用的化学杀菌剂进行防治对比.寡雄腐霉菌对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效,最高防效88.92%.寡雄腐霉菌具有广谱、高效、持效期长、对蜂无毒,且具有显著的促长、增产效果,可在绿色、有机草莓生产中推广应用.
为了安全、高效地预防设施草莓常见病害——白粉病,本研究通过对比生物农药寡雄腐霉菌和化学药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科学高效地指导生物药剂的使用.试验结果表明,相对化学药剂而言,寡雄腐霉菌的防治效果较好,可以用于白粉病等真菌病害的防治;同时使用寡雄腐霉菌防治草莓病害的安全性更高,使用技术要求高,科学使用可以能够保证草莓食品安全.
综述了草莓制品的加工概况以及应用前景,分析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随着草莓产量的增加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提高,草莓制品应当更加多元化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把重点放在降低成本,提高草莓利用率以及加工过程中避免过多营养物质的损耗,全面提高其经济附加值等方面,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既能增加经济效益,又能提高保健功能。
本文对沈阳农业大学草莓属野生资源及红花草莓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沈阳农业大学野生草莓资源的收集与分类、野生草莓资源的亲缘关系、野生草莓资源的杂交利用、红花草莓新品种的培育和种质创新、红花草莓不同花瓣颜色形成的物质基础及红花草莓花色形成的分子机理,对今后中国草莓属植物研究和观赏兼食用红花草莓新品种培育具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综述了分子标记和基因工程相关技术在草莓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与进展,分析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