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

来源 :第五届中国心脏重症大会(第二届中国·国际重症医学大会、第一届中国心脏康复大会、第一届心脏人工智能医疗大会、第一届重症心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guangp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的发病情况,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建立合理的术前评估系统和预防策略. 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行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下完成手术(鼻咽温降至20℃),术后进入重症监护室接受标准的监护治疗,如果病人发生精神变化,根据CAM-ICU量表评估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谵妄组和非谵妄组.对术前、术中、术后与谵妄发生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和再次气管插管率. 结果: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148例,术后谵妄的发生率约31.1%(46/102).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病史、认知障碍史、急诊手术、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术中血压波动、围术期输血量、术后睡眠质量和电解质紊乱.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高血压病史和认知障碍史、术中平均动脉压波动>30mmHg、深低温停循环时间>40min、术后睡眠质量差和电解质紊乱为有意义的独立预测因素.两组患者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气管插管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的发生率高,术前高血压病史和认知障碍史、术中血压波动大、深低温停循环时间长、术后睡眠质量差和电解质紊乱是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谵妄的识别、评估和管理.
其他文献
通过对120例库欣病患者的临床指标的比对(包括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内分泌指标、缓解及预后等),发现USP8突变与临床表型密切相关:USP8突变肿瘤平均直径较小,与野生型相比较具
研究目的:1.评估患者和对照的神经认知功能,明确是否存在区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和对照的神经认知特征的生物学标记,同时能够在"个体水平"区别患者和对照.2.进一步明确双相情感
目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可持续至成人期,成人ADHD的患病率为2.5%,成年期患病率的男女比为3∶2.在正常人群的脑影像学研究发现
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皮层形态的异常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异常疾病,目前尚缺乏客观的诊断标记.已经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呈现形态异常.本研究表明,皮层厚度的多
应激事件的是PTSD的主要诱因,背景恐惧记忆增强是PTSD的主要特征之一。实验发现背景恐惧学习后血清中皮质酮的急剧增加和海马区活性Racl的下调,且二者呈负相关关系。阻断皮质激
目的:抑郁障碍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精神疾病,探明其病理机制,找到可能影响其发生及转归的生物学标记物意义重大.既往研究显示miRNAs调控紊乱是抑郁障碍的重要病理机制.动物实
目的: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全球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3%-0.7%.多项大样本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揭示扩展的主要
  Dynamin-related protein 1 (Drp1) is a regulator of mitochondrial fission and cell death pathways.We assessed the role of Drp1 in 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i
会议
目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患病率约为5%.ADHD具有高度遗传性,遗传度约为0.76,且遗传异质性强,是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