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Bi,2O,3的微乳液法制备及光催化性质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628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TX100/正己醇/环己烷/水相体系中,采用含有不同反应试剂的两份微乳液混合的方法制备出Bi<,2>O<,3>前驱体纳米粒子,经煅烧后分解得到α-Bi<,2>O<,3>.通过FT-IR、XRD、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比表面积测定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所制得的α-Bi<,2>O<,3>在太阳光下降解甲基橙染料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前驱体平均粒径为50nm,500℃煅烧后得到的α-Bi<,2>O<,3>晶粒尺寸为23nm,其比表面积为常规α-Bi<,2>O<,3>粉体的4~5倍,对甲基橙染料的降解显示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其他文献
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BaCeLnO(Ln=Sm,Eu,Gd)固体电解质,X射线粉末衍射表明900℃既形成正交钙钛矿结构,与高温固相反比较合成温度降低了约600℃,测定了样品的阻抗谱,电性及磁性,研
利用TEM和PDS显微光度计研究了ECR-PECVD技术制备的SiN薄膜的微结构。结果表明:在较低沉积温度下,ECR-PECVD制备的SiN薄膜是一种纳米α-SiN薄膜,其晶粒粒度在14~29nm间,而且这种
由于Ce/Ce氧还电对具有很好的选择性以及Ce的氧化性,Ce/Ce电对常用于有机化合物间接电合成的中间体,并且已应用于SO与NO废气的间接电解过程。该文综述了Ce/Ce氧还电对作为电解
文中以自制涂丝Ag-AgS电极代替了固膜硫电极测定了废水中微量氰化物,对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抗氧化性、可逆性、超电位)做了详细的探讨.得出于文献不同的结论,通过扫描电镜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