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压缩气象雷达中“伪码-滤波器”对的设计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描述了脉冲压缩技术的特点,然后指出了该技术用于气象雷达时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副瓣抑制,并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伪码-波器”对对副NJ进行抑制的方法.并对这种方法进行了详细推导和分析。接着通过与传统的优化编码巴克码的比较,对“伪码-滤波器”对方法进行了性能分析。最后得到了结论,即采用“伪码一滤波器”对方法能有效的抑制副瓣,与巴克码-匹配滤波器方法相比较,更适于用在气象雷达的脉冲压缩系统中。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利用变分校准法开展雷达-雨量计联合校准Z-R关系,建立业务化动态Z-R关系估测区域降水的方法.四次降水天气过程实例应用分析表明:动态的Z-R关系,能较好地反映降水的性质等特征,能更加精确地估测降水。
本文选取2003-2005年太原多普勒雷达资料,对中小尺度的多普勒速度场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从逆风区厚度、尺度、强度(速度切变)等方面作了详细地分析,并与相应位置的回波反射率因子Z及VIL值对照,找出逆风区强度与反射率因子,逆风区厚度与VIL值,逆风区底层流场结构与强回波发展趋势,逆风区出现时间与强降水开始时间等之间的关系,并引用个例对所得出的结论进行了检验。
2004年6月7日下午,银川地区出现了一次干下击暴流形成的阵风锋天气,此次下击暴流造成银川地区短时的大风.本文利用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和自动站实况资料,结合宁夏本地化中尺度数值预报MM5模式,对阵风锋产生短时大风天气过程,进行了雷达气象学和中小尺度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这次突发短时大风天气的根本原因,是下击暴流形成阵风锋所造成.阵风锋到达气象站引起风速增加、温度下降、相对湿度上升,气压无明显变化.阵
本文首先介绍了model A和伪折射率模型,并用实际的观测数据对这两个模型进行计算机模拟,得出了伪折射率蒸发波导模型更适合雷达的海面探测.
本文基于层状云和对流云的雷达反射率分布的三维形态特征,提出了分离层状云和对流云的6个候选分离参数,它们分别是:组合反射率及其水平梯度;反射率等于35dBZ的回波顶高及其水平梯度;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及其密度.通过分析候选分离参数分布图和选取的反射率垂直剖面图,用人机交互方式挑选"真实的"层状云和对流云区,统计这6个候选分离参数分布的概率密度特征;最后确定把概率密度更集中的组合反射率水平梯度、35dB
通过对攀西地区"7.7"暴雨过程中的环流及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演变特征分析表明:副热带高压西北侧能量、水汽输送带中当大气中储存着丰富的不稳定能量和有高空风垂直切变存在时,在西南低涡和青藏高原切变线触发下对流会强烈发展形成大范围暴雨,暴雨回波长时间持续的主要机制是降雨回波不断地新生和合并,暴雨回波成熟时在强回波中有较强的上升运动存在,强度达65dbz,大于40dbz的强回波高度可达9千米,顶高增高超过
利用石家庄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回波资料,对2006年6~7月衡水市发生的7次强对流天气分冰雹、大风、短时暴雨三类从基本反射率(R)、基本速度(V)、回波顶高度(ET)、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VIL)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发现三类天气在R上都有强回波核对应,大风天气的强回波中心值一般在55dbz以上;短时暴雨的强回波中心值一般在60dbz以上,产生冰雹的回波一强回波核,强度多在65dbz以上,但回波面积大小
本文选取2005年5月10日、6月11日、6月28日、7月13日及04年6月20日发生在邯郸辖区内的冰雹天气过程,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并结合雷达回波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演变特征等几方面对5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冰雹天气出现在对流性不稳定层结条件下,中高层干冷低层暖湿,地面有中尺度辐合切变线配合,0℃层、-20℃层和强垂直风切变的高度适宜.多普勒雷达能很好地监测中尺度天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秦巴山地2005年7月1日至10日连续10天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8日夜间的一次局地强降水,结果表明:连阴雨天气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少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产生的,低空急流是连续暴雨维持的原因;在地面风场中,一个中β尺度气旋稳定少动,与地面降水强中心相对应;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图上中-γ尺度气旋式辐合流场是局地强降水形成的关键。
冰雹灾害是黑龙江省重大气象灾害性天气之一.通过从分析大背景环境下发生强烈的中小尺度系统入手,引入应用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冰雹云,研究基于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冰雹云的临近预报方法.根据冰雹云多普勒雷达资料,经过研究分析得出较强的冰雹云回波特征:在高显上有尖状的旁瓣回波特征,在平显上也有尖状的旁瓣回波特征;"三体散射"回波是预报冰雹的比较重要的指标;有界弱回波区(BWER);在速度场上,在4-5km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