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狭窄的影像学评价

来源 :第六届中国放射青年医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w3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脑血管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包括超声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同位素检查、CTA及MRA和DSA等技术,阐述了脑血管狭窄的评价方法:1.直接测量数据;2.狭窄程度评估:狭窄率=(1-L/R)×100%;3.狭窄评估的误差。并分析了脑血管狭窄影像学研究的重大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MR 图像,总结其MRI特征,并与病理学结果对照.结果:40例病例中显示为结节的病例36例(占90%),其中伴随导管扩张者21例,增强后结节均可见显著强化,TIC呈上升型13例(占36%),平台型6例(占17%),流出型17例(占47%);未见明显结节显示的4例(占10%),均可见导管扩张,
目的:分析误诊为乳腺癌的非哺乳期乳腺炎的MRI、X线及超声表现,分析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影像学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搜集2009至2012年经MR或超声误诊为乳腺癌的非哺乳期乳腺炎14例(29~63 岁),其中术前行MRI检查者13例,行X线检查者11例,行超声检查者12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结果:临床特点:14例非哺乳期乳腺炎病例中央型乳腺炎11
目的:采用能谱成像对肝脏乏血供小病灶进行鉴别诊断,评价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能谱CT增强检查的肝脏乏血供小病灶患者27例,其中囊肿6例,小肝癌2例,血管瘤6例,转移13例。通过GSI Viewer获得碘基图像、静脉期HU衰减曲线,记录不同keV所对应的病灶、肝脏、门静脉、背景的CT值及碘浓度。结果:不同病灶在不同keV下CNR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种病灶见68keV下斜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F
目的:采用乳腺MRI对乳腺X线摄影检查中无钙化的乳腺恶性病变进行诊断,评价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且术前乳腺X线摄影未发现钙化灶的乳腺恶性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MRI检查,分析病变在MRI上形态学特点、病变范围、淋巴结状态等并与乳腺X线摄影相对比,影像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相对照。结果:病灶总数为125个,X线呈肿块样病变58个,呈局部纤维结构紊乱9个,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的MRS代谢特征及在DWI上表观扩散系数的变化,与病理结果相对照,探讨MRS、DWI两种成像方法及其联合应用对前列腺癌进行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期间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前列腺癌(PCa)28例及2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资料;在MRS上观察病灶枸橼酸盐(Cit),胆碱(Cho)和肌酸(Cre)的波峰,测量其(Cho+Cre)/Cit(CC/C)
目的:大肠肠壁增厚病变的螺旋CT表现,旨在提高对大肠肠壁增厚性疾病的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螺旋CT检查发现有大肠肠壁增厚病变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有手术或肠镜的病理结果.患者检查前常规清洁肠道,肌注6-542,并灌注温水1000~1500 ml,使大肠充分充盈,并饮水充盈胃及小肠.结论:(1)采用水灌肠螺旋CT的扫描方法,可清晰的观察大肠肠壁及大肠肠腔内外的情况。(2)不同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Ktrans值对前列腺外周带癌鉴别诊断价值以及其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2009年3月至2011年7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行前列腺MR检查表现为外周带T2WI异常低信号患者中的110例入组,其中前列腺癌78例,前列腺炎症32例.另取同期14例DCE-MR检查未见异常且前列腺穿刺活检未见异常的患者为对照组.在Ktrans参数图上,于T2WI低信号区域
目的:探讨儿童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肝脏受累的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临床、实验室、病理检查确诊LCH肝脏受累的儿童患者的CT及MRI表现,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12个月至10岁(平均年龄3.8岁。临床病程5 d至4年,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肝区疼痛、多饮多尿等。9例患者实验室检查示肝功
目的:拟对256层CT灌注成像评价人脑胶质瘤血管生成进行研究,探讨人脑胶质瘤患者256层CT灌注成像的可行性及灌注参数对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价值,以期为临床评价胶质瘤患者血管生成及预后提供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评价手段。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对55例病例行脑256层CT灌注扫描,其中正常对照组15例,胶质瘤病例组40例。应用256层CT对受检者进行CT灌注成像检查。利用MiSTAR后处理
目的:通过比较容积穿梭技术首次通过法CT灌注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其在肺癌疗效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14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男9例,女5例,年龄范围34~68岁)入组本研究,其中腺癌8例,鳞癌4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结肠癌肺转移1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行容积穿梭技术首次通过法CT灌注扫描及常规CT扫描,记录病灶两次灌注参数Ps,MTT,BV,和BF,将Ps,BV和BF值降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