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异黄酮促进肝损伤后肝功能恢复的实验研究

来源 :2007年浙江省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t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损伤是肝细胞在外来因素干预下发生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破坏的过程,反复的肝细胞 破坏和修复导致肝纤维化。大豆异黄酮是大豆提取物中异黄酮类的主要成分,以往有实验证实其具 有抗氧化、抑制免疫激活和抗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可能具有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有利于肝纤维 化的预防。但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的实例研究报道,本实验旨在建立持续的肝损伤模型,在大豆异 黄酮干预下,观察其对恢复阶段肝功能的影响和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为进一步探讨其肝保护作用 和治疗肝炎后肝纤维化价值提供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较危重腹部外科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非常高,营养不良明显增加手术危险性、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影响术后的康复和预后。本文介绍了自2005 年1 月至2007 年3月间62 例较危重腹部外
会议
胃瘫是指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动力紊乱综合征,是腹部大手术后常见的近期并发症之一。本文通过对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运 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肠外营养(paren
多发伤患者由于伤情较重,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尤其是伴有重型颅脑损伤时,营养支持对于改善预后尤其重要。本文对23 例合并重型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患者进行氮平衡改变评估和营
脂肪是日常膳食中的重要成份,脂肪可以提供能量,味觉和香味。本文介绍了关于脂肪酸和脂肪乳的一些概念,并分析了脂肪酸的结构。
本文就肠外营养输注途径操作规范问题进行了论述。文章采用举例说明法,简介了几种输液工具,指出了合理选用输液工具的必要性,并阐述了TPN输注途径的管理问题。
本文介绍了2004 年2 月至2006 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外一科胆道镜室行肝内胆管结石术后行纤维胆道镜治疗的部分病人行高脂膳食进行配合治疗的效果。
目的:评价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对手术后患者血糖、感染性并发症、术后住院日和治 疗费用的影响。方法: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符合入选标准的胃肠肿瘤术后患者120 例 随
会议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1980 年由Gauderer 等介绍并应用于临床,其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成为长期肠内营养首选的治疗途径。本文介绍了自2003 年
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遭受脑外伤后几乎都伴有意识障碍、新陈代谢亢进、高血糖症、免疫功能改 变等全身性的代谢反应,不能自主进食。加上目前临床上存在重手术治疗,轻营养支持及康
会议
本文以Ad-hoc网络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分布式功率控制算法,利用用户对无线环境的感知,建立博弈模型,兼顾考虑网络拓扑结构的优化和尽可能节约电源的能量,给出一种新的效用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