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鸡法氏囊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来源 :2012第四届中国兽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D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从分子水平分析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应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方法对IBDV感染鸡后法氏囊组织蛋白的动态表达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二维凝胶的差异表达分析显示,鸡感染IBDV后,法氏囊组织共有96个蛋白点出现了显著的差异表达。采用MALDI-TOF/TOF质谱法对差异表达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结果成功鉴定了65个表达差异显著的蛋白点,对应54种蛋白,包括12种表达上调蛋白和42种表达下调的蛋白。对鉴定蛋白的功能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蛋白主要涉及细胞骨架网络、应激反应、大分子合成、能量代谢、泛素-蛋白酶体通路、信号传导通路及一些功能未知的蛋白的变化,这些差异蛋白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参与了IBDV感染机体的过程并发挥着不同的功能。这些差异蛋白的鉴定为进一步揭示IBDV致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数据和有用线索,对发现和开发潜在的生物标记分子提供了重要参考。
其他文献
禽源沙门氏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和食源性病原菌。肉鸡作为人肠炎沙门氏茵感染的主要来源,目前国内对其沙门氏菌流行状况的研究资料较少。为了了解北京地区健康肉鸡中沙门氏菌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共采集该地区28个肉鸡养殖场的盲肠或泄殖腔拭子样品1310份,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和鉴定。总共分离出沙门氏菌54株,血清分型结果表明,肠炎和爪哇安那为两种优势血清型,所占比例分别为31.5%和25.9%,其次是禽伤
为了研究副猪嗜血杆菌(Hps)外膜蛋白P5对豚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本研究以GM-CSF、IL-4联合诱导骨髓细胞生成未成熟DC,加入不同剂量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5,观察DC形态,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ELIsA法测IL-6、IL-12p70、TNF-α分泌。经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5刺激后,可获得具有典型树突状突起形态的DC;经5 μg/mL
为了解畜禽养殖造成的土壤污染随季节的变化情况和评价化学消毒剂对鸡场土壤大肠杆菌的治理情况,本研究应用平板计数法和MPN法对采集的44份养鸡场土壤样品污染情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土壤中总菌含量>大肠菌群含量>大肠杆菌含量,且春秋两季土壤污染较夏冬两季严重。以从其中一个养鸡场土壤样品中分离鉴定的大肠杆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定量悬浮实验法和以土壤为载体的消毒实验法对戊二醛和二氧化氯的杀灭效力进行测定,定量悬
从结核感染及结核治疗结束整个过程中的抗原特异性IFN-γ反应动态变化是近来研究的热点,亦为筛选结核疫苗候选基因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本研究前期工作中利用结核分枝杆菌(MTB)表面蛋白噬菌体展示文库进行血清学差减筛选共得到6个对结核患者血清显示出高亲和性的表面蛋白。其中hg85B、Paph2、LpqA、Csph四个抗原在MTB毒力菌株和BCG疫苗株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性,从而导致其对于结核患者血清和BCG免
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沙门氏菌是肠杆菌科中的一个大属,有2000多个血清型,它们广泛存在于人和各种动物的肠道内。在自然界中,家禽是其最主要的贮存畜主。本病是典型的经蛋垂直传播疾病之一,亦可通过多种途径水平传播。各种品种、日龄和性别的禽类对本病均有易感性,但以2-3周龄以内雏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常呈流行性爆发。新发病的雏禽死亡率可高达1
为调查猪肠道内弯曲菌的种类和流行状况,本试验自北京郊区养猪场和屠宰场采集猪肠道粪便样品,经增菌培养后利用三重PCR进行弯曲菌属、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检测,进而对PCR检测阳性样品进行弯曲菌的分离鉴定,最后对分离鉴定的弯曲菌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鉴定。本试验共采集猪肠道和肛门棉拭子样品241份,PCR检测结肠弯曲菌阳性样品数为178份,阳性率为7 3.9%,而空肠弯曲菌阳性样品数5份,阳性率仅为2.
目的:原核表达、纯化猪链球菌谷氨酸脱氢酶(GDH),并检测其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方法:应用PCR方法扩增gdh的完整ORF,按正确的阅读框架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构建pET-30a-gdh表达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筛选阳性转化子进行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rGDH经亲和层析纯化后免疫家兔,ELISA法检测家兔血清中抗rGDH抗体效价,Western blot
以免疫原性良好的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1型CD株和血清7型BZ株为疫苗制苗菌种,研制成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二价蜂胶灭活疫苗。对该疫苗的安全性、免疫效力、免疫持续期、保存期等进行了全面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性良好,注射后无不良反应;免疫效果良好、免疫持续期至少6个月;在2-8℃可保存12个月,免疫效力不变。
目的:鉴定鸭大肠杆菌强毒株的血清型,分析主要血清型菌株的药敏试验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方法:收集2005~2010年间福建及邻近省份的疑似大肠杆菌病死亡鸭,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经易感鸭皮下注射,测定其致病性,凝集试验确定血清型,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法检测毒力基因。结果:分离鉴定鸭源大肠杆菌289株,其中强毒菌株25 5株,分属于19个血清型,078占52.5%,为主要血清型。134株078血清型
从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病猪场采集58份病料,分离到2株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血清型分型以及PcR检测和测序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的两株细菌均为血清4型副猪嗜血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头孢噻肟、头孢噻吩、替米考星高度敏感,对四环素、丁胺卡那、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中度敏感,对甲氧苄氨嘧啶、复方新诺明、链霉素、阿莫西林、新霉素均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