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H方法的涌潮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第十八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welryt40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涌潮是喇叭形河口地区常见的水力学自然现象.涌潮潮头经过之处,水位和流速在短时间发生剧烈变化,强非线性水体运动给数值模拟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本文基于光滑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方法求解Navier-Stokes方程,采用大涡模拟技术模拟紊流,建立了能够处理复杂自由表面流的SPH水动力学数值模型.基于SPH开边界技术,提出一种适合于无网格粒子法的生潮系统,实现了波状涌潮和漩滚涌潮的模拟,研究了不同形式涌潮在运动传播过程中的水动力学特征.
其他文献
波浪推进装置(Wave Propulsion Device,简称WPD)是一种可以吸收波浪能并把波浪能直接转换成推力的装置,是船舶节能减排技术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作为船舶等海洋结构物的推进或辅助推进装置.本文总结了波浪推进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实现形式,并设计了一种半主动式的波浪推进装置,即依靠浮子调节攻角的波浪推进装置(Floater-Adjusted Wave Propulsion Device,简
针对传统岸振荡水柱式波能转换装置(OWC)单向迎浪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蘑菇型"振荡水柱波能转换装置,可以对各个方向的海浪进行有效的吸收,使固定式的振荡水柱波能转换装置从近岸走向离岸成为可能.本文基于线性势流理论,采用解析的方法对波能转换装置气室波面的水动力特性进行了模拟,对气室波面共振时OWC波能俘获效率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气室共振时波面会产生活塞式和晃荡式的运动模态,其中活塞式运动模态时
本文就圆柱形振荡浮子式波浪能收集装置的水动力学特性展开研究.采用基于开源平台OpenFOAM开发的船舶与海洋工程CFD求解器——naoe-FOAM-SJTU,对圆柱式发电装置在规则波作用下的运动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振荡浮子式发电装置的特点,分析了圆柱形浮体的波浪响应,并与试验进行对照.分别模拟了单个浮体和两个浮体在波浪中运动情况,并对两个浮体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在不同条件下浮体运动特点
垂荡式波浪浮子射流装置是将底层水体向表层提升,促进海洋水体垂向混合的装置.建立了垂荡浮子间歇射流提升装置水动力行为的二维数学模型,对浮子的垂荡位移、速度和进出口流量的时间变化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发现浮子的垂荡位移、速度和射流流量呈周期性变化,浮子的垂荡位移小于入射波波高,浮子上行位移小于下行位移.浮子射流流量呈周期性变化,进、出水口流出流量峰值比较接近,进水口进水流量峰值大约为流出流量峰值的2倍左
钢悬链线立管是深水油气资源开采中极具潜力的立管形式.在顶部平台运动下,钢悬链线立管会与周围流体间形成相对振荡来流,进而发生涡激振动.为了提升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在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一系列平台运动作用下大尺度钢悬链立管涡激振动水池模型试验.试验应用强迫运动装置带动立管顶部运动实现模拟平台运动,应用光纤光栅传感器(FBG)测量立管表面应变响应.借助小波分析等数据分析技术,探究平
护面块体是港口工程中防波堤常用的消浪结构,其结构形式及尺寸的差异会对消浪效果及块体稳定性产生明显的影响.基于Solidworks绘图原理,对《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54-1-2011)中的护面块体进行了三维模型的重新构建.根据规范中提供的护面块体的类型和尺寸,借助Solidworks,阐述建立护面块体三维模型并导出工程图的详细过程.通过对比分析,修正现行规范中常用护面块体工程图形状尺寸存
因为整治困难,人们长久以来一直被海滩油污染的防治问题所困扰.近年来使用微生物降解沙滩油污染已被证实有效,且逐渐成为主流方法,然而其费用高、时效冗长是不争的事实.为了解决这些缺失,本文提出新的处理方法,为集中式水洗和光降解法.集中式水洗是通过水洗油沙将油沙系统转换成油水系统;光降解是以纳米光触媒,通过360纳米紫外光照射,刺激水产生自由基,进而将水面的油降解掉.在处理的过程中,将油沙进行水洗时,先用
规划评估是掌握规划实施进展、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对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和引导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分析规划评估工作经验基础上,结合《辽宁省海岛保护规划(2012-2020年)》中期评估具体实践,对规划开展实施效果评估,并为未来规划评估工作提出具体建议.
由于自然落淤和人类围垦造地作用,中国东部海岸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岸线的改变必然会导致周边海域潮汐过程的变化.通过分析遥感图片得到1974年、2005年和2016年涵盖杭州湾、长江口、舟山群岛、象山港、苏北和三门湾的精确海岸线,建立包括以上海域高分辨率的FVCOM水动力模型,通过对比只有岸线改变的三组实验结果,得到分别从1974年到2005年和2005年到2016年间M2和M4分潮振幅的变化.结果表
基于多时相GOCI遥感数据和2015年6月、2016年1月实测悬沙浓度资料,对比了多项式回归、半经验半分析和神经网络三种遥感模型,比较发现神经网络反演模型结果最优.同时,建立了杭州湾及甬江口外海域平面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并对悬沙场进行了模拟.比较遥感解译与数模结果得到:空间上,杭州湾整体悬沙浓度较高,最高浓度带主要集中于从杭州湾口到甬江口外一带的淤泥质潮滩外海域,舟山群岛以北海域存在一个明显的悬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