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汉江瀛湖消落带桑树生态治理试验初报

来源 :全国桑树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f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确保“一江清水供京津”,构筑秦巴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瀛湖生态环境保护,增强水源涵养,在瀛湖库尾南岸消落带330~318米水位区域开展桑树耐淹性栽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桑树的耐水淹性能强,耐水淹期限高达180d,桑树适合在瀛湖库区消落带生长,有利于库区消落带生态治理.
其他文献
以湘桑6号、湘7920、农桑14号、粤桑11号为材料,人为添加不同的浓度梯度的镉、铅进行盆栽桑树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桑苗株高、叶片间距、最大叶片宽随镉、铅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桑叶中镉、铅含量与土壤中镉、铅浓度呈正相关;适宜桑树栽植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镉、铅最大值为39.25mg/kg和601.69mg/kg.
本研究采用低温减压沸腾法提取桑叶中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摸索出桑叶多酚提取技术为:乙醇溶剂60%,提取压力-0.08MPa,料液比1:10,提取时间2小时,提取次数2次.在单因素试验结果基础上,选取3个实验因素和3个水平,对提取工艺进行响应面分析试验,通过响应曲面优化分析并验证,考虑实际的可行性,最优提取工艺调整为:提取乙醇溶剂60%,提取压力-0.08MPa,提取时间60min,料液比值10:1.
桑树栽培是蚕桑生产的基础和前提,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逐渐出现了适应生产要求的新的栽培模式,为桑园管理水平、桑叶产量、质量的提高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推动了蚕桑生产的发展.本文对传统的桑树栽培模式进行了改革,适应了机械化、省力生产需要,减少劳动用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成为整个蚕桑产业生存发展的新途径.
通过对广西4种不同杂交桑树品种的桑叶和桑枝进行营养和药用活性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沙2×伦109桑叶的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最高,分别达到31.65%和4.96%,抗青283×抗青10次之,分别达到26.35%和4.46%,这2个品种的桑叶比较适合用于开发营养型食品加工原料.试11×93251和7862×94168桑叶的糖酸比较高,分别达到3.53和3.49,适合用于开发菜用食品.沙2×伦109的桑
Nitrogen fertilizer has a different impact on the abundance and composition of soil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and 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sponse of AOB and AO
采用Biolog微生态技术,研究长期偏施氮肥(4年-4Y,17年-17Y,32年-32Y)桑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年限及不同取样时期桑树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单一碳源能力不同,4Y土壤微生物活性(AWCD)、Shannon多样性指数及对糖类、氨基酸类、胺类碳源的利用能力均高于其他处理土壤,且与32Y土壤均达差异显著水平(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4Y土壤和17Y土壤
会议
为解析“桑树/马铃薯+红薯”(Ms)和“桑树/蚕豆+黄豆”(Md)2种桑园一年二熟制套作模式群体光能竞争机理、提高复合系统的光能利用效率,研究了单作桑园(Ck)和2种模式桑园内微气候特征、桑树光合特性和冠层结构等.结果表明,Ms和Md模式一定时期内可提高桑园二氧化碳浓度(Ca)、降低桑园温度(T)、提高桑园环境湿度(RH);单作和套作桑树均有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
为掌握了解广西桑树品种选育的进程,查阅相关文献,概述了广西桑树品种资源的收集、研究与创新,及在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抗病育种、果桑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并对今后的桑树育种工作内容及方向进行了展望.
桑树富含黄酮苷类化合物,利用糖苷酶生物转化可有效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对挖掘桑树资源的药食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天然来源的糖苷酶催化选择性高,但分离纯化成本高且含量较低.为此,本文以定向水解芦丁合成异槲皮苷为研究对象,分别探讨了来源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 nordii)这两种基因型(rhaA,rhaB)的α-L-鼠李糖苷酶的异源表达.本文拟改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