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指数密度模型的遗传算法反演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0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shi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利用重力资料反演壳—幔结构时,往往采用地壳均匀密度模型,即密度—深度函数为常量,这无疑是一种极为近似的模型,因为地球内部的密度值是随深度变化的.本文研究了用重力异常资料,以地震测深剖面作约束,在频率域中采用遗传算法,反演地壳变密度模型的方法.作为应用实例,反演了青藏高原中部的指数密度模型,并进一步探讨了青藏高原中部的地壳密度结构特征.
其他文献
作用在地球上的天体引力变化的成分是很复杂的,但是为了更清晰的研究地球受天体引力作用下的物理特征,可以把作用在地球上的天体引力变化性质情况分成两类四种.做为地球动力学来说,地球的外天体引力作用和地球本身固有的应力变化之间应有一个相当统一的运动模式.把相应的天体系统内的天体引力依其特性分面两类四种是建立统一模式的必经之路.
通过分析公元1524年8月11日日全食的历史记录,作者发现利用其中5个明确表述观测到日全食的记载,能较好地确定日全食带在地球表面的实际位置.作者以高精度的DE406历表为基础,计算了这次日全食在均匀时间系统下的有关参数,得到全食带的实际位置相对理论位置在经度方向上的位移.由此求得的△T值,基误差将不依赖全食带的宽度,而是来自确定的全食带位置的精度.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动方程的双平方根算子波场延拓方法,利用共方位角成像算子实现二维资料三维化处理,并进行三维波动方程的波场外推,实现二维测线之间的三维延拓,使共反射点偏移成像与叠前数据插值同时完成.
本文以CRUST2.0模型为基础,综合使用以上方法给出了全球Θ值的2°×2°分布图.在对H和Θ全球分布数据进行球谐分析和球面小波分析之后,对各阶系数和尺度系数进行研究,并与其他地球物理资料对比,探索了各种尺度的不均匀性的特征.
全波形叠前反演方法试图最大限度地利用叠前地震数据的信息,从中提取岩石的弹性参数,为进一步的地质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本文对一维层状介质叠前全波形弹性参数非线性迭代拟合反演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观测事实揭示,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急剧增加正在引起全球大气和海表层温度的明显增暖,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全球增暖极有可能对大气和海洋环流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
本文在地震层析成像计算的上地幔密度异常直接驱动地幔对流模型基础上,反演了我国西北地区上地幔小尺度对流的流格局.由地震层析成像提供的地震P波速度异常,并利用地震波速和密度之间的转换关系可以得到地幔密度异常.
本论文综合利用动态资料,探索了一种利用比采油指数求取储层渗透率的方法,并利用这种方法建立了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用这种方法解释的渗透率精度较高,与生产动态匹配程度较好,可以满足油田开发中后期精细油藏描述及油藏数值模拟的需要.
本文以全波测井资料为主,结合岩石物理测定资料,总结了琼东南盆地三号带两套储盖组合地震岩石物理变化规律和地震响应特征,取得如下认识:两套储盖组合储层与盖层的速度、密度、波阻抗、泊松比和纵横波速度比有明显的不同特征,具有检测天然气藏独特的岩石地球物理基础.
青岛市位于山东半岛南岸黄海之滨,随着青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岸及浅海工程建设项目也日益增多,为实现海洋工程活动与海洋地质环境相互协调,避免地质灾害发生和环境破坏,为工程项目的前期环境地质评价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本文所述是对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两项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后的初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