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cine on the Silk Road theEarly Reception of Visu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Body in Japan

来源 :“丝路文明传承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GDGJ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efore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anatomy, there were three types of representation of the body in Japan: illustrations showing the entire network of the acupuncture channels, illustrations showing the organs, and illustrations showing swellings, which included various skin afflictions such as tumors, furuncles, and rashes.This paper seeks to explore the early transmission of illustrations related to the acupuncturechannels theory by determining what Chinese textbooks and illustrations were available to Japanese physicians, how they selected them and appropriated their content.
其他文献
粟特人是中古时期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民族.在汉文史书中,除了粟特之外,更多的是以昭武九姓为名.从东汉时起,这些中亚地区的粟特人逐渐东来入华,尤其在北朝、隋唐时期形成了高
本文则聚焦在唐代丝绸之路中国段语言与文字这两种沟通与传播的媒介,在文化传布上的差异性、局限性与制约性;并关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区域展现在接受与发展所产生的歧异
本文着力于推定八世纪东亚世界中通用的、先于砂金存在的货币形态。并从隋唐使“买求书籍”,《白氏文集》的买卖,张蔫和“金贝”,新罗的“买书银”,陆奥黄金的幻想,黄金来自他国,产
本文共列举了来自日本杏雨书屋、天津图书馆、北京大学、台湾中央图书馆、敦煌博物馆、浙江博物馆、浙江图书馆、天津艺术博物馆8家收藏机构的16号、共14组写卷的缀合。这14
1985年8月,笔者第一次踏上丝绸之路,从西安到兰州,参观了甘肃省博物馆,在当时技术部李现老师的帮助下,结识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吴扔骧老师,对敦煌马圈湾烽燧遗址出土的
通过分析敦煌本《大部禁方》以及与传世文献、日本藏《龙树五明论》等文献的比较研究,笔者探讨了唐中期以后的各种宗教仪礼的融合,揭示了密教仪轨一层一层浸润至中土社会各阶层
2013年8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笔者向大会提交了《论唐宋时期敦煌文化的大众化特征》一文,就唐宋时期的敦煌文化的大众化特征及
本文发表意图以泰安马岛海域出水的中国陶瓷为中心来了解韩国水中出水的墨书铭中国陶瓷的特征及性格。本文中勘察马岛出水中国陶瓷的特征结果表明,第一次在马岛海域发现的中国
2015年6月,应塔拉斯国立大学校长萨里柏科夫(M.N.Sarybekov)教授邀请,有幸到哈萨克斯坦塔拉兹市出席国际学术讨论会,纪念哈萨克汗国建国550周年.与会者有哈萨克斯坦科学院考
本文考订十三至十四世纪藏西卡兹河谷寺院与斯匹第河谷塔布寺等处所见千佛唐卡图像与风格样式的源流.论文首先从尊像、构图、绘画技法与风格等分析藏西所见的千佛唐卡作品,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