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骨盆骨折三种固定方法临床初步探讨

来源 :2017北京协和急诊医学国际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mu22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步探讨急诊骨盆骨折三种固定方法(床单环绕、捆绑带装置及外固定支架)临床疗效。收集2012年9月至2016年9月间本院诊断为骨盆骨折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4例,记录以下人口统计学指标和临床特点作为统计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受伤方式,骨折分型(Tiles A/B/C型),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动脉栓塞(是/否),初始血红蛋白水平,复杂创伤(是/否),入院后6小时内输入浓缩红细胞量及住院时间.在骨盆骨折时采取床单环绕、对于前两种固定措施而言止血效果更佳,捆绑带装置及外固定支架均可迅速稳定骨盆,有效控制出血。虽然外固定支架相但床单环绕和捆绑带装置的固定时间短,因此更适用于院前急救及急诊室内应用。
其他文献
探讨原发性胃黑素瘤的发病特征、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结合本院收治的1例原发性胃黑色素瘤的病历资料和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原发性胃黑色素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结果:患者66岁男性,因左下腹部包块伴疼痛1月余入院.血常规、肝功、生化及肿瘤标志物等均未见明显异常.原发性胃黑素瘤好发于老年人,患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腹痛、恶性、呕吐、呕血、体重减轻、吞咽困难和贫血等。胃黑色素瘤患者
探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03月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护理,选取我科2016年04月~2016年9月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并加以总结分析.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
颈椎脊髓损伤属于骨科创伤范畴中非常严重的疾病之一,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多变.常伴有脊髓损伤,很容易引起患者高位截瘫,造成患者长期卧床,需经过长期的治疗才有可能康复,而治疗过程中各种并发症也会时常发生,例如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常常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护理人员配合医生做好术后的护理工作,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患者生命质量的改善极为重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减少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ICU患者家属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6年9月本院ICU收治的90例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仅给予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对家属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家属的焦虑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焦虑的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7,P=0.032<0.05
目的:开发药物中毒救治软件,方便临床医生在急诊医疗工作中对药物中毒的快速准确处理.方法:采用Visual Studio2005和SQL Server2008编程技术编写,结合药物中毒理论知识开发药物中毒急救实用性软件,建立药物中毒数据库、临床症状分析数据库、解毒药数据库和临床病例数据库.结果:成功研制的药物中毒救治软件可以查询中毒药物的相关信息,根据症状反向查询中毒药物,查询解毒药的使用方法、中毒
作为医院最高危的科室——急诊科,应如何管理,才能保证急诊病人质量和安全,做到高危科室不高危呢?通过10年探索,在管理上,做到"细、深、实"精细化,措施上采取了坚持"八个有",实现"三无—满意"的管理目标,确保急诊高质量运行,摸索出了高危科室不高危管理思路.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评估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开腹手术(OA)组与腹腔镜手术(LA)组,分析两组手术方式术中术后的各项指标,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两者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无粪漏、术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与OA组比较,LA组的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腹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率减少明显,差异均有统计
溴甲烷(MB)属剧毒化学品.是重要的熏蒸杀虫剂及化工原料.有严重的神经毒作用.自2015年10月1日起,将MB的登记使用范围和施用方法变更为土壤熏蒸,撤销除土壤熏蒸外的其他登记.MB应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目前MB中毒国内甚少报道,2016年2月14日我科收治了1例因MB中毒后出现昏迷的23岁男性患者,经精心治疗后.患者康复出院.MB诱导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的确切机制还不清楚。在哺乳动物组织中,M
莠去津为中国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之一,能在土壤及水中长期存留,具有潜在毒性,近年来相关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国内外缺乏相关临床报道.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毒与职业病科收治5例急性莠去津中毒患者,就其临床特点报告如下.科室收治的5例急性莠去津中毒患者男1例,女4例;年龄17-50岁,平均(33±13)岁;服毒量分别为40、70、100、150、200ml,5例患者均于服毒6h内洗胃.均无合并其他农药中毒的混配农
目的:落实急诊危重病院内转运标准化流程.方法:结合改良院内转运标准化流程,比较改良前后院内转运的实施效果.结果:改良后的转运流程在物品配备率、药品配备率显著性提高,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转运终止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急诊危重病院内转运标准化流程,减少了急诊危重病及潜在危重病患者院内转运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大大提高了院内转运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