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河工程局与英租界土地吹填工程

来源 :第四届“建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天津“国际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i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河与天津城市建设与发展密不可分,随着近代商贸与航运的激增,客观上要求对海河航道进行专门的管理,海河工程局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其主要职能除了河道清淤,保障航道畅通,极大地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还通过吹淤工程"制造"了大量的城市建设用地.本文以英租界为例,通过英扩充界和推广界的吹淤工程详实的档案和数据,揭示出海河工程局在近代英租界的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过程中发挥的关键的作用.
其他文献
遗产真实性的讨论离不开对遗产状态的分析,遗产状态的定义通常围绕两个概念展开:原状和现状.其中原状的意义比较驳杂,这也是遗产状态复杂程度的源泉和要害.时间直接关系到对遗产原状、现状和历时状态的判断,是影响建筑遗产真实性评价的关联性要素.对于判断建筑遗产应该恢复到何种适当"原状",最大限度保有真实性,可以由以遗产为中心的存在主义真实性的视点予以解读.论文是从哲学视角对遗产真实性进行探讨的初步尝试.
历史建筑保护中的"环境"概念产生于19世纪初,但自产生之日起,其外延与内涵便处于不断地变动之中.环境概念是紧随国际文物古迹保护理念的变化而发展,其内容的不断拓展与完善也表明了现代建筑保护的发展过程与未来方向.从最初的"历史背景"到"文化氛围",再到具有"文化意义"的物质与精神双重内涵,其演变过程几乎构成了一部现代建筑遗产保护史的侧影.
绿色建筑在历史风貌建筑中的实践与应用,通过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给排水工程、通风工程、采光工程、电气工程等的设计理念,可再生能源在历史风貌建筑中的应用,从而使得历史风貌建筑也能成为绿色建筑的目的,并且在其他历史风貌建筑中的应用.
本文以历史文化街区的产业发展路径为研究目标,以五大道为例,通过空间经济学基本理论视角,对该区域做了初步空间经济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析,提出了基本的解决路径.
近年来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逐渐从单体建筑的层面扩展到街区环境的层面.本文依据对青岛市黄岛路历史街区的实地测绘数据,通过对街道空间、院落空间和过渡空间三种类型空间尺度上的分析,归纳总结出该街区空间尺度上的特征,并依据对该实例的分析,提出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进程中在空间尺度方面应遵循的策略.
五大道是天津市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面临建筑风貌与结构被破坏、街区功能衰退、消防安全存在隐患、基础设施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对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改造,就显得尤为迫切.五大道保护利用试验区位于五大道核心保护区北部,是五大道地区更新改造的先驱者.文中以试验区中先农大院一期项目为研究对象,在保护街区历史风貌的基础上,以功能置换为先导,对街区的公共空间、建筑
建筑的外立面是城市风貌的组成部分,做好历史保护建筑的外立面修缮工作是建筑修缮本身的需要;对旧城区生态改造、城区建筑遗产的保护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论文简要概述本公司在历史保护建筑修缮中,在外立面修缮中的经验和方法,通过几个成功的修缮实例,介绍几种常用的并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修缮方法.这些项目都证明了清洗、砖粉等技术在建筑修缮方面都是成熟的,对维持建筑的原貌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开埠.租界的建立不仅直接改变了天津的城区范围和空间结构,更是将近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与管理章程引入,开启了天津城市的近代化转型.后在都统衙门时期移植于华界的建设之中,经袁世凯新政的继承、发扬,最终在民国时期正式建立了管理城市规划建设的独立机构,完成了天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近代化转型.
妥善处理有价值的历史遗产对许多城市来说都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本文在对民园西里历史街区改造实例的分析中,从注重保护、景观提升、街区定位、经营理念、注入活力等五个方面探讨民园西里历史街区的改造路径,为振兴历史街区提供借鉴经验.
建筑设备是近现代建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建筑环境控制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对于上海近代建筑设备包括历史及现状的回顾和分析,进而分析了建筑设备的价值认知和判定,提出建筑设备的价值认知是历史建筑价值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被予以重视.最后总结出上海近代建筑保护中的设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