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融于化学教学实践中

来源 :第九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k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是当今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做为高校化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中,系统地、牢固地、正确地、熟练地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操作技能和一些现代测试技术,达到不同学科、专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达到培养综合素质型人才的目标.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尝试有意识、有目的地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进行改革,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点点滴滴渗透贯穿到化学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现有一些经验与大家交流。
其他文献
通过室内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的水平一维入渗试验,分析了氯化钠溶液浓度对水平一维入渗的湿润锋、累积入渗量、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氯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氯化钠溶液浓
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探索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组织创新型教学内容是当前教育部重点关注的一项教学改革项目. 综
大学化学人才培养基地在倡导"通才教育,按类教学"的大原则下,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教学理念,加强注重学科间的渗透、交叉、组合,将综合教育,文理基础教育
"化学一级学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改革实践"是2003年福州大学批准立项的第3期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教改课题(X-XSJ3-24).1995年,福州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被国家教委
以滇池淤泥的脱水为研究对象,以AlCl3和FeCl3为絮凝剂,在不同絮凝剂加入量系列下(AlCl3浓度取0、1、3、5、7、9、11、13、15mmol/L,FeCl3浓度取0、1、3、5、7、9mmol/L),研究了
创新,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方向,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创造能力的培养.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模式是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往往把学生引到做题方面,真正地进行各种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培养高素质、有创新能力人才的教育理念已被众多教育工作者接受.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是整个教学改革工作中的
中国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的历史任务,就是要以强烈的创新精神推动大学建设的各个方面和主要环节,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作为高水平大学的主要任务,把增强创新精
知识经济时代,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增强的核心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知识创新,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动力.而知识创新的首要条件是有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知识创新、
会议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基地,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针对目前师范院校培养对象的特征,以及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理论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学院开展了各项教学改革和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