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遗址博物馆冬季热环境测试分析

来源 :2010年建筑环境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41507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物馆舍式土遗址保护展示模式是我国土遗址保护展示的主要形式.汉阳陵地下博物馆是我国首座对帝陵封土及遗址实现全封闭保护的现代化全地下遗址博物馆.通过对汉阳陵帝陵外葬坑遗址保护厅冬季室内热环境观测与结果分析,寻找建筑室内温、湿度的变化规律,发现其中的不足,为未来同类建筑的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
其他文献
有效开发致密砂岩气藏,其核心就是要认识储层的储集能力和渗流能力,孔隙和裂缝是储、渗能力的核心表现,而应力场和成岩作用对裂缝和孔隙具有决定性影响.由于致密砂岩储层的特殊地质特征,使得该类气藏单井自然产能较低,需要后期采取水力压裂投产,其中地应力状态决定着水力裂缝的起裂形态、延伸方向、高度和宽度,而水力裂缝的几何形态是影响压裂措施增产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开展地应力大小、方向的综合实验测量方法研究,
本文针对长庆低渗透油田水平井分段改造难题,通过攻关研究形成了水平井水力喷砂分段压裂技术.为提高分段改造效果,采用"水力喷砂压裂+小直径封隔器"工艺提高了分段改造有效性,同时优化改造段数,水平井单井产量达到相邻直井的3倍.通过提高喷嘴的强度、优化工艺参数,实现了一趟管柱压裂3段以上,施工采用连续混配车加快现场组织进度,施工效率显著提高,在单井压裂段数增加的情况下,施工周期由12~ 14 d/井下降至
井壁岩石发生破坏或者屈服给钻井带来的工程问题称为井眼失稳.井眼失稳不仅影响钻井施工进度和固井质量,还影响油藏开发中的射孔、防砂、采油和油井增产措施.地应力是井眼失稳的直接诱因,合理优化斜井和水平井方位能有效避免井眼失稳并提高产能.在对贝28区地应力场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地应力和钻井液密度的影响,应用弹性力学原理以及改进的莫尔库伦准则建立了井眼稳定性力学模型,分析了贝28区块井眼稳定区域、研究了贝28
本文针对大情字井地区低渗透、多断块、裂缝性薄(互)层(<2m)给压裂改造带来的难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以注水井为中心的小单元整体压裂设计技术研究,开展了薄(互)层水力裂缝方位测试;有限元复杂边界限制整体压裂优化设计研究;薄(互)层纵向扩展规律、有效改造程度和提高裂缝性薄层渗流能力有效改造配套技术的研究.通过两年来在大情字井100多个2m以下天然裂缝发育的薄(互)层采用三种粒径组合支撑的加砂工艺
和中国陆上东部油田类似,大港油田主力油藏为非均质疏松砂岩油藏.目前这些油藏综合平均含水已达到88.4%以上.长期水驱和出砂形成的水窜通道和大孔道,造成注入水窜流和无效循环,严重影响了采收率的进一步提高.本文采用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了水窜通道渗透率和体积预测模型;建立了油、水、可动堵剂、不可动堵剂驱替流动模型;编制了预测模拟计算软件并研究了水窜通道封堵方式、封堵时机、封堵方式、堵剂类型和用量对水驱采收率
利用基于施瓦茨—柯里斯托弗变换对压裂注采井网单元内复势分布的求解,描绘了不同时刻压裂注采井网单元内流线分布和注水波及形状.建立了五点压裂注采井网基于流线分布的含水率的解析计算方法,能够计算水驱前缘突破后任意时刻的生产井含水率.研究了五点压裂注采井网含水率随时间和注水倍数的变化规律,并比较了半缝长与井距之比为1/2和1/4两种情况,发现前者见水时间比后者早,但含水率逐渐被后者赶超,此规律与数模计算结
针对华北油田冀中主力砂岩油藏温度高、地层水矿化度高,且大多数油藏无清水水源、需用污水配液,导致凝胶调驱技术现场实施效果差等问题,研制出适合的新型高温凝胶调驱体系,可用污水配液,且具有良好的可注性和热稳定性.该项技术自进入现场实施以来,累计施工30个井组,阶段累计增油86079t.
水平井水平段均匀开采程度是SAGD生产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主要取决于油藏特性、注采管柱结构和注采参数.采用双油管在水平段前端和后端分别采油,可有效提高SAGD水平井均匀开采程度,有利于蒸汽腔的发育和双水平井之间连通性的改善.加拿大的SAGD项目一般采取双管气举,在水平段前、后段同时或分别举升,以避免单管举升造成的水平段开采不均匀甚至汽窜问题.新疆风城油田SAGD先导试验采用双管自喷生产或水平
大庆油田自1982年开始进行三元复合驱先导性试验.从2005年起,三元复合驱在几个主要采油厂进入了工业化应用阶段.虽然采收率在水驱基础上提高了20%,但是井下设备严重结垢成为三元复合驱采油井人工升举的最大问题.游梁式抽油机井的抽油杆损坏率极高.虽然螺杆泵井的运行寿命在所有举升设备中相对来讲是最长的,但仍不够经济.泵和管柱表面结垢严重,造成工作负荷剧烈变化,杆柱事故率很高.研究表明,材料的表面能对其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thermal comfort of Tibetan people who have been living in the plateau for thousands years under the distinctive climatic background that affects the thermal adaptability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