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68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男科分会成立大会暨2017年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_52810_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产后尿潴留是临床常见症状,近年来发现因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分娩次数、产后会阴伤口痛、患者精神因素等原因可造成产后尿潴留.临床治疗常用方法是经尿道留置导尿管,这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便,还可能引发泌尿系统感染,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寻找一种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采用针灸治疗,观察针灸疗法对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采用中极、关元、肾俞,足三里等穴位行针灸治疗.结果:68例患者,治愈率100%.结论:针灸治疗对产后尿潴留疗效可靠,经济实效,且无副作用.
其他文献
书法和中医都是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优秀成果,二者的发展渊源又一定的相似性.通过对比二者古代教育形式的异同,可以发现二者教育上的规律和共性,并据此给现在中医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中医学不只是一门单纯的医学,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复杂的学问,它包括多种学科,诸如哲学、思维方式、心理学、体质学、社会学,等等,它远非只是一门生物医学学科,可以说中医学称得上是一门综合性艺术.首先,中医学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其经典著作与传统文化水乳交融;其次,中国传统哲学与思维方式,诸如整体观念、气一体概念、阴阳平衡等,对中医学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其三,中医病因学说与治则理念相互统一,中医辨证论治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在治疗上主要以服用α受体阻滞剂、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以及相关对症处理为主,但在临床上疗效不甚满意.袁少英教授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男科主任,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疗有独到见解。
目的:探讨中药颗粒剂调配灌肠液保留灌肠加传统复式针刺手法治疗对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药颗粒剂调配灌肠液保留灌肠加传统复式针刺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及中医证候疗效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该疗法总有效率84.44%.治疗前后患者NIHCPSI评分及中医证候疗效评分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颗粒剂调配灌肠液
目的:研究中药颗粒剂调配灌肠液结合微波穴位照射治疗对湿热下注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中药颗粒剂调配灌肠液结合微波穴位照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症状评分(NIHCPSI)及中医证候疗效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NIHCPSI评分及中医证候疗效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总有效率85.26%.结论:中药颗粒剂调配灌肠液结合微波穴位照射对湿热下注型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长期无排卵和高雄激素血症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以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多以补肾填精、燥湿除痰,疏肝解郁等为治则,重在建立正常月经周期,提高受孕率.笔者有幸伺诊于黄海波教授案旁,总结其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验案2则,供同道分享.
男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已有别于先前,李海松教授认为男科病呈现出肾虚为本、肝郁为标、瘀滞为变的病例特点,在治疗时应该抓住该病理特点,恰当的运用"温、疏、活"等治疗法则.李海松教授在治疗男科疾病方面造诣颇深,现将其经验分析如下,以期为治疗带来新的方法.
慢性精囊炎是常见男科疾病,常反复发作,主要症状有精液中带血,伴有尿频尿不尽等症状,而治疗效果常不能令人满意,笔者运用滋阴降火活血止血法,方用加味地黄汤治疗26例慢性精囊炎,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加味地黄汤治疗,其组成:生地、淮山、泽泻、丹皮、茯苓、萸肉、知母、黄柏、郁金、三七、丹参、仙鹤草、旱莲草、女贞子;对照组:乳酸左氧氟沙星片0.2g,1日2次、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0.2mg,1日1次.疗程1个月
三七(植物三七的根),又名田七,因其与人参同属五加科,故也叫参三七.三七主产于云南、广西一带.生长三年以上、采挖于立秋前后的"春三七"质较好,而11月种籽成熟后的"冬三七"质较差.三七性味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之效.男科疾病多与肝、肾经脉相关[如睾丸(外肾)、阴茎(宗筋)、前列腺等均属此经脉].有言"肝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少腹."肝为藏血之脏,有调节血量
目的:探索辨证使用妇科名方桂枝茯苓丸治疗血瘀、湿浊、痰结所引起的精浊病、精癃病、子痈病、阳痿病等常见男科疾病的经验.方法: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使用桂枝茯苓丸治疗上述疾病,从主观症状及客观指标观察疗效.结果:本方治疗血瘀、湿浊、痰结所致男科病具有满意疗效.结论:桂枝茯苓丸作为妇科代表方,依据辨证论治及异病同治原则,经探索移治于男科病,初步证明具有有效性及安全性,可考虑进一步探索中医妇科理法方药在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