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入江段污染状况及对长江水资源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mao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法对秦淮河入江段水体水质状况及趋势进行分析评价,并结合水污染状况对秦淮河入江段主要污染物入江通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①20072011年期间,秦淮新河入江段和外秦淮河入江段整体水质污染程度呈上升趋势,污染状况有所恶化;②对秦淮河入江通量贡献最大的主要支流是外秦淮河,其氨氮入江通量占总入江通量的93.7%,化学需氧量入江通量占总入江通量的97.7%;③秦淮河水体入江后势必会给秦淮河入江段上下游的饮用水源区的供水安全带来隐患,影响长江农业用水、渔业用水功能的正常发挥,造成部分区域水资源水质性短缺。
其他文献
介绍了双高双低油菜品种秦优11号的产量表现、品质形状、特征特性以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为使秦优11号能够在适宜地区得到广泛推广种植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为达到油菜增产,农
用透射电镜对蕨类植物分枝紫其(Osmunda cinnamamae L. var.asiatica Fernald)卵发生进行了超微结构的研究.卵发生过程中,许多泡囊不仅移向细胞周围,而且在细胞质膜内排为一
利用灵敏的等点聚焦与SDS_PAGE结合的双向电泳分析方法,从水稻(Oryza sativa L.)种子贮藏谷蛋白中至少可以分离为13条酸性和19条碱性多肽.依据谷蛋白多肽的表现量推测,水稻谷
Page橘柚(Citrus reticulata Blanco×C.paradisi Macf.)胚性细胞悬浮系原生质体与枳(Poncirus trifoliata(L.) Raf.)叶肉原生质体经电场诱导融合,4 ̄5个月再生150余倮小植株。再生植株根系发达,叶片具三叶特征。随机检查20余株再生苗根尖染色体数目,表明
磷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重要元素.在缺磷环境中,植物能够调节自身的形态、生理生化和基因表达水平来适应环境的变化.为研究水稻(Oryza sativa L.)耐低磷胁迫的分子机理,采用
德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敢于面对大学生对德育教育懈怠的现状,积极地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加强对德育教育的
报道了仙鹤藓(Atrichum undulatum(Hedw.)P.Beauv.)和仙鹤藓小形变种(Atrichum undulatum var.minus(Hedw.)Par.)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为研究仙鹤藓属(Atrichum)藓类愈
<正>目的总结国内抗NMDAR脑炎的临床及辅助检查特点,分析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对584例临床疑似脑炎患者急性期血清及脑脊液行抗NMDAR-IgG检测,收集抗NMDAR-IgG阳性患者临床资料
会议
道德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人们的道德责任感。道德责任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情感反应态度和品格,来源于实践又必须服务于实践。从理论、实践和最终人格的树立,道德建设的
傩文化是我国古老的文化系统,傩文化圈在南方分布极广。傩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傩祭、傩戏及傩面具在南方众多民族中广为流传,历史悠久,其产生与发展的历程与南方民族原始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