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疾病患者腓肠肌挛缩及跟腱挛缩的发生率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跟腱挛缩和腓肠肌挛缩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跟腱挛缩和腓肠肌挛缩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年龄、性别等都与其有密切的联系。此外足部的疾病,踝关节疾病,跖腱膜炎,扁平足以及拇外翻等,都会导致和诱发跟腱挛缩以及腓肠肌挛缩的发生。方法:临床上主要通过体格检查来明确腓肠肌挛缩和跟腱挛缩:跟腱挛缩:患者膝关节伸直状态,踝关节被动背伸小于10度,且患者膝关节屈曲90度状态,踝关节被动背伸小于10度。腓肠肌挛缩:患者膝关节伸直状态,踝关节被动背伸小于10度,且患者膝关节屈曲90度状态,踝关节被动背伸大于等于10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研究经皮闭式穿针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的临床效果Bennett骨折是指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合并掌腕关节脱位,属于关节内不稳定骨折。常因治疗不当导致骨折畸形愈合,严重影响拇指功能。有研究显示,Bennett骨折其发病率较高。
[目的]利用动态增强Micro-MRI技术,通过注射造影剂,观察SD大鼠腰椎间盘中髓核的信号强度随时间动态变化,了解不同月龄SD大鼠终板退变情况,结果与终板组织学HE染色、番红-快绿O染色对比。旨在探讨一种研究椎间盘结构中终板退变的无创、活体的研究方法。
目的:探讨带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伴有明显骨质松疏但神经无症状的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比我院2010年以来54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腰椎爆裂性骨折,其中男性21例,女性33例,年龄59-92岁,平均74.4岁与18例行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减压复位占位骨块,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复位,椎体内灌注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63-74岁,平均70岁.
目的 探讨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的微创治疗策略。方法 对2008年3月~2010年8月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42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伴不稳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选择性MIS-TLIF结合通道下单纯减压经皮固定的微创手术方式,A组12例患者采用了双侧减压同时进行椎间融合加双侧经皮内固定手术,B组11例患者均采用了单侧入路潜行双侧减压同时行椎间融合加单侧经皮内固定手术,C组11例患者均采用了扩张通道辅助单侧
目的:调查分析创伤患者术前对疼痛评分法的喜好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4种方法在术后疼痛评估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5-9月在创伤骨科接受择期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入选标准:年龄≥18岁;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ASA分级Ⅰ~Ⅲ级,无认知功能障碍;无视觉或听觉障碍;无精神病等,224例患者纳入该研究中,平均年龄43.38岁,其中男144例(64.29%),女80例(35.71%).学历分布:高中以下学
目的:足踝部的力线是足踝部手术术前、术中及术后评价的重要指标,目前可以通过体格检查、外翻指数和后足长轴位X线与saltzman位x线等方式对后足的内外翻进行评价,本实验研究多种方法之间的关系,确定评价后足内外翻程度的准确方法。研究评价后足内外翻程度简单有效的测量方法。材料和方法:2016年2月至3月,选取20名门诊患者,通过体格检查及大体测量,足印图,后足长轴位和Saltzman 位X线对后足内外
目的 探讨前方入路在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围手术期并发症、影像学结果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4年10月间,采用单一改良Stoppa入路或改良Stoppa结合髂腹股沟入路外侧窗治疗的42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22例,女20例;年龄为19~68岁,平均43.2岁.根据Letournel-Judet分型其中前加后半横行骨折15例,双柱骨折20例,T形骨折7例.所有患者
目的:对比分析高龄骨科全麻患者在麻醉复苏室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针对高龄骨科全麻恢复期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为临床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方法:将2015年8月~2016年6月收治于我科的高龄骨科全身麻醉患者2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129例以及对照组129例。其中对照组高龄骨科全麻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综合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麻
目的:探讨两种隔离方法对骨科多重耐药菌患者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医院骨科进行治疗的多重耐药菌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实验组男45例,女11例,平均年龄43,1±2.9岁,采用集中隔离方式隔离患者;对照组男50例,女6例,平均年龄43.3±3.1岁,采用常规床旁隔离方式隔离患者.两组均对患者进行床旁隔离,实验组把同种类患者集中在一起,如
目的:探讨Kocher-langenbeck入路结合髂腹股沟入路,治疗不同类型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复位固定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7年12月,手术治疗36例复杂髋臼骨折。男:24例,女:12例,年龄25-56岁,平均36岁,左侧损伤:20例,右侧损伤16例,致伤原因,交通伤20例,高坠伤10例,重物砸伤5例,其他损伤1例。合并休克6例,颅脑外伤4例,上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