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康复结合针刺治疗偏瘫35例体会

来源 :首届全国铁路康复医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ers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偏瘫是脑血管意外脑外伤患者最常见的后遗症,康复的目的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作用通过现代康复方法结合针刺治疗偏瘫,取得满意疗效.
其他文献
1200例健康体检验出隐血球阳性的受检者,年龄在30岁以上,内镜检查从食管入口查至十二指肠再退回逆行观察一次,可疑部位429例中127例活检,活检率为29.6﹪,经病理诊断为癌的14例,其中包括胃体癌8例,占57.1﹪,本组上消化道癌的内检验出率为3﹪,按体检的总人数计算:癌症的发病率为0.08﹪,本组资料证明,隐血球在上消化道癌的普查筛选中有实用价值.
面对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受《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的启示,思考疗养院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现状.认为疗养院的多元化发展势在必行.既要坚持多条腿走路,延伸服务领域,拓宽服务范围,增加服务内容,又要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紧扣自己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疗养康复业务,不断深化其内涵,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康复医疗品牌,走出一条"特色"医疗服务的新路径,拥有一份谁也动不了的、适合自己发展的可口"奶酪".
经过对37例脑卒中患者发生骨折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85﹪的患者骨折后其肢体活动能力处于Brunnstrom评估法Ⅳ、Ⅴ级水平,53﹪的患者发生骨折与不具备行走条件急于行走和入而活动有关.发生骨折的患者有股骨颈骨折、头下型骨折和股骨粗隆部骨折三种类型,其具体比例为26:8:3,根据上述结果,作者分析了导致脑卒中患者发生骨折的几种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认为脑卒中患者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应特别
脑血管病导致偏瘫后给患者步行能力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作者应用减重装置对偏瘫患者的步态进行训练,取得了较好的康复效果.
目的:评价减重训练在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中的作用.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成2组,减重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运动疗法加传统的步态训练方法,减重组给予普通运动疗法加减重步态训练.治疗前后,分别从Fugl-Meyer运动功能(下肢)评分、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i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FAC)及Berg平衡评分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评定.结果:
抑郁是脑卒中患者经常合并的一种心理和情感障碍,本文对抑郁状态出现的原因、机理及其对康复进程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抑郁情绪的缓解否是决定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作者采用吞咽康复技术对24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吞咽困难遗进行系统的康复饮食训练,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予以总结报告.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继发性损伤的影响.方法:对105例急性发病,首次住院的脑梗塞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均接受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对康复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疗效观察,平均于病后7天开始,按照早期康复流程进康复训练,时间为40天,每日1次,每次1小时,其余时间由家属帮助训练,以简式fugl-Meyer(FMA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颅脑外伤患者摄食-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结果:两组治疗20天后进行吞咽障碍程度分极,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不仅对吞咽障碍治疗有效,且丰富了吞咽障碍的治疗手段,扩大了康复治疗的范围.但机理有待同仁进一步探索.
康复治疗对人体某些疾病的恢复,能起到药物不能替代的疗效,康复医生针对不同系统疾病分类制定出康复医疗处方,患者愿意接受且受欢迎.笔者在康复治疗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例如:对脑血管病康复治疗、了解病情、详细评价出功能障碍程度,肌力达几级.制定康复处方.肌力采用滚筒训练法,对下肢功能训练时,注意事项.根据康复医疗处方采取不同肢体功能训练,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同时指出,在训练中,要密切注意患者症状和体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