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抑郁状态的分析与处理

来源 :首届全国铁路康复医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g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抑郁是脑卒中患者经常合并的一种心理和情感障碍,本文对抑郁状态出现的原因、机理及其对康复进程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抑郁情绪的缓解否是决定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其他文献
利用促进技术对23例中风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每周3次,每次1小是,要求家属参与,使其能在非治疗是面对患者进行强化训练、循序渐进,结果促进技术治疗中风患者运动功能比治疗前明显好转.近年来以Bobath、Brunnstrom、Rood等为代表的康复医学家提出来的神经发育疗法,是一种以促进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康复技术,运用感觉输入以促进或抑制运动功能,通过各关节的运动以增加患肢的肌力、耐力、保持关节活动度
肩痛是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常见的合并症,严惩影响患者的全面康复,采用神经发育促进技术对13例偏瘫合并肩痛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说明神经发育促进技术能有效的纠正因肌张力失衡引起的肩肱节律失调,从而改善肩关节ROM,对防治偏瘫合并肩痛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作者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做好老年保健工作:①正确认识对待老年;通过对老年年龄的划分让人们首先要对老年有个正确的认识,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做好各项保健工作.②重视生理、心理特点:进入老年期,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老年人的健康是生理、社会、心理共同维持的一种和谐状态.重视生理、心理特点是做好老年保健工作的关键.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和开展各项有意义、有针对性的工作,从而使老年保健和老年人
由于多年来疗养院办院模式陈旧,缺乏疗养特色,整个疗养市场不景气,大部分面临生存危险.近年来现代康复医学在我国逐步推广,对残疾患者、慢性病患者、老年病患者,尤其是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脊髓损伤、严重关节炎、截肢术后的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在改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上取得了满意疗效,目前康复医疗还供不应求,多数伤、病、残患者还得不到应有的康复治疗,特别是中风偏瘫患者多数还得不到及时的康复训练,以致终身残疾,严
内半穴属手厥阴心包经,内,指内脏,关,指出入之要地.本穴为八脉交穴之一,能通阴维脉,阴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阴经之作用,《难经二十九难》说:"阴维为病苦心痛".是指阴维为病在脉,主内.因为心包经起于胸中,历络三焦,胸中为宗气所聚,心肺所居.因此,本穴醒脑开窍及疏通上肢经络.有宽胸理气、化瘀止痛、降逆止呕、安神解郁之功.有人在四总穴的基础上加入内关、阿是穴、称六总穴,临床上治疗心胸痛能迅速缓解心绞痛、心
1200例健康体检验出隐血球阳性的受检者,年龄在30岁以上,内镜检查从食管入口查至十二指肠再退回逆行观察一次,可疑部位429例中127例活检,活检率为29.6﹪,经病理诊断为癌的14例,其中包括胃体癌8例,占57.1﹪,本组上消化道癌的内检验出率为3﹪,按体检的总人数计算:癌症的发病率为0.08﹪,本组资料证明,隐血球在上消化道癌的普查筛选中有实用价值.
面对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受《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的启示,思考疗养院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现状.认为疗养院的多元化发展势在必行.既要坚持多条腿走路,延伸服务领域,拓宽服务范围,增加服务内容,又要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紧扣自己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疗养康复业务,不断深化其内涵,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康复医疗品牌,走出一条"特色"医疗服务的新路径,拥有一份谁也动不了的、适合自己发展的可口"奶酪".
经过对37例脑卒中患者发生骨折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85﹪的患者骨折后其肢体活动能力处于Brunnstrom评估法Ⅳ、Ⅴ级水平,53﹪的患者发生骨折与不具备行走条件急于行走和入而活动有关.发生骨折的患者有股骨颈骨折、头下型骨折和股骨粗隆部骨折三种类型,其具体比例为26:8:3,根据上述结果,作者分析了导致脑卒中患者发生骨折的几种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认为脑卒中患者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应特别
脑血管病导致偏瘫后给患者步行能力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作者应用减重装置对偏瘫患者的步态进行训练,取得了较好的康复效果.
目的:评价减重训练在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中的作用.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成2组,减重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运动疗法加传统的步态训练方法,减重组给予普通运动疗法加减重步态训练.治疗前后,分别从Fugl-Meyer运动功能(下肢)评分、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i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FAC)及Berg平衡评分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评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