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药剂—4%嘧肽霉素水剂防治番茄病毒病的药效研究

来源 :第二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3637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室内和田间一系列试验表明,嘧肽霉素对番茄等蔬菜瓜果的病毒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最高防效达82.2%,并使作物相应增产15%-20%左右。该药剂还对病毒病具有治疗作用,并兼有调节和改善作物其它性状的作用。嘧肽霉素因其高效、低毒、无残留而最适合于蔬菜、瓜果等作物病毒病的防治。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农业、林业、畜牧业、园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同时由于世界气候的逐渐变暧,植物病虫害越来越严重,各类农药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增加,可我国农药包装以瓶(玻璃、塑料)装唯一模式没有变革,尤其现在农药市场的无情竞争,各厂家把农药包装以小、巧、美为准则,进入市场。殊不知这样下去,不但增加产品的成本,降低农药本身应有的实用价值,更有甚者,农药的废弃物也成倍增长。而且,对大自然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据有关资料
乙磷铝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可在植物体内能上下传导的较老杀菌剂,它对藻状菌中的霜霉菌属和疫霉菌属中的真菌引起的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上述真菌对乙磷铝易产生抗药性,一般使用1-2次,必改用其它杀菌剂。纯植物源性的增效剂——农药全能增效剂与乙磷铝统混(1+1=2)使用,减少了用药量,提高了防效,延缓了病菌的抗药性,促进了葡萄植株的生长发育。
河北省新乐市年种植花生14万亩,总产量4.5万吨,是河北省花生生产基地,由于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过量或用法不当导致环境污染加重,花生品质和产量下降,花生生产和出口量呈下滑态势。,本文中介绍用微生物肥料及植物源性质的作物抗逆剂于花生生产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中以作物抗逆剂情况最好,增产率为24.39%,亩净增产值135元,投入产出比例为1:14.5。
农业生产过程中,常遇到人为的或自然的诸多因素影响,严重的影响作物生长、品质和产量等,是农业生产中的难题。本文中论述了在大田作物应用生物(植物原)药肥,提高作物抗逆功能效果,令人满意。
油菜田草害是制约油菜高产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杂草与油菜争光、争水、争肥,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质量。多年来,本市农民一直习惯于见草才除草,随着盖草能、喹禾灵在油菜田的连续应用,硬草、看麦娘、棒头草等杂草得到有效控制,其发生密度明显逐年下降,而早熟禾的发生数量却急剧上升,已成为本市油菜田主要恶性杂草。而目前国内对油菜田杂草早熟禾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及其有效防除技术研究报道甚少,且生产上推广的多数油菜田
研究结果表明,多虫克杀虫谱广,对水稻多种害虫都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除二化螟外(寄主复杂,发生期极不整齐),对稻纵卷叶螟(50ml/667m2)、褐飞虱(50ml/667m2)、三化螟(100ml/667m2),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连续使用后,对褐飞虱种群的控制效果理想,克服了菊酯类农药引起褐飞虱再猖獗的弊端;对天敌(蜘蛛)的杀伤力比甲胺磷下降14.4%;对施药人员的毒性仅为甲胺磷的1/8左右。
本文以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为例报道了绿色环保型微乳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对多种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进行筛选,以及添加适当的助溶剂,配制了质量稳定的微乳剂。研究了温度、超微细化等因素对该微乳剂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以及该制剂的杀虫活性。证明了该制剂药效好、质量稳定、对环境无污染。
对20种植物的杀虫活性进行了初步筛选,并对有效植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结果表明:水仙Narcissustazetta var.chinensis和乌桕Sapium sebiferum两种植物的提取液对菜粉蝶Pieris rapae 5龄幼虫有比较强的生物活性,在供饲叶碟24h后的拒食率分别为95.22%和87.12%;48h后的拒食率分别为89.64%和79.85%;7d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
通过本企业的推广应用实践,对B.t生物农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推广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并对B.七生物农药杀虫作用机理的理解和如何提高其防治效果积累一些经验。本文介绍了应用B.t生物杀虫剂的意义和市场前景,提出应掌握正确施用技术,增强B.七生物杀虫剂防治效果,强化B.t生物杀虫剂推广应用的若干建议。
对植物真菌病害优良生防菌株链孢粘帚霉(Gliocladiumcatenulatum)HL-1-1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培养基中,真菌菌核粉培养基最适合HL-1-1的菌丝生长,PDA最适合产孢;蔗糖作为碳源、硝酸钾作为氮源、25-30℃温度范围、pH值为5及黑暗等条件适合HL-1-1的菌丝生长;可溶性淀粉作为碳源、牛肉膏作为氮源、温度在25℃、pH值为6及光照等条件适合HL-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