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虫克对水稻害虫的防效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来源 :第二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ingla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结果表明,多虫克杀虫谱广,对水稻多种害虫都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除二化螟外(寄主复杂,发生期极不整齐),对稻纵卷叶螟(50ml/667m2)、褐飞虱(50ml/667m2)、三化螟(100ml/667m2),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连续使用后,对褐飞虱种群的控制效果理想,克服了菊酯类农药引起褐飞虱再猖獗的弊端;对天敌(蜘蛛)的杀伤力比甲胺磷下降14.4%;对施药人员的毒性仅为甲胺磷的1/8左右。近年在稻田累计应用40多万公顷,对邻近鱼塘的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安全,对家蚕安全。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使人类对资源与环境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对农药提出了安全、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的要求。生物农药以其低毒、环境兼容性好、持效期长,有害生物不易对其产生抗药性等特点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介绍了生物农药的应用现状,并就其对不同类型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进行论述。
根据有些微生物可产生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的代谢产物的特性,首先从土壤或植物体表采样分离大量菌株,然后用离体结合活体生物测定方法,检测分离菌株的代谢产物对目标病原菌(白菜软腐病菌)的抑制活性,对活性高的产生菌及其代谢产物进行分类、鉴定;然后确认代谢产物的安全性、田间效果、对病原菌的作用机制等进行深入研究;再通过菌种选育、发酵生产工艺、后处理及制剂加工工艺、产品质量控制方法和田间应用技术研究,提高产量,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表明,链霉菌Men-myco-93-63 A剂1000倍,喷雾+灌根处理的三次调查结果平均相对防效为72.36%,而用链霉菌Men-myco-93-63发酵液10倍,灌根+喷雾处理方法的相对防效为76.22%;A剂1000倍,喷雾+灌根处理的亩产量为4948.58公斤/亩产量,10倍发酵液处理的5008.58公斤/亩产量,故链霉菌Men-myco-93-63A剂有效浓度高,携带方便
大豆是经济作物,是出口创汇产品,经济效益好,但由于大面积的多年连作,致使苗期根腐病、孢囊线虫病及以后的菌核病、病毒病等病害严重危害。大豆品质下降,产量降低,是大豆种植产业上急待解决的难题。植物源生物药肥-12%BFA大豆重茬剂拌种加喷施效果好,基本上可以解决上述难题,现将手边资料整理于后,供参考。
本试验研究了Pseudomonas putida WCS358r菌株及其转抗生素基因的菌株WCS358::phl对灰霉病菌的抑制活性和对桉树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WSC358r对灰霉病菌的抑制机理是通过铁的竞争,而其转基因菌株WCS358::phl对该病原生长的抑制作用则是该菌产生的2,4-二乙酰问苯三酚(2,4-diacetylphloroglucinol,DAPG)引起的,其抑菌活性明显
随着我国农业、林业、畜牧业、园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同时由于世界气候的逐渐变暧,植物病虫害越来越严重,各类农药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增加,可我国农药包装以瓶(玻璃、塑料)装唯一模式没有变革,尤其现在农药市场的无情竞争,各厂家把农药包装以小、巧、美为准则,进入市场。殊不知这样下去,不但增加产品的成本,降低农药本身应有的实用价值,更有甚者,农药的废弃物也成倍增长。而且,对大自然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据有关资料
乙磷铝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可在植物体内能上下传导的较老杀菌剂,它对藻状菌中的霜霉菌属和疫霉菌属中的真菌引起的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上述真菌对乙磷铝易产生抗药性,一般使用1-2次,必改用其它杀菌剂。纯植物源性的增效剂——农药全能增效剂与乙磷铝统混(1+1=2)使用,减少了用药量,提高了防效,延缓了病菌的抗药性,促进了葡萄植株的生长发育。
河北省新乐市年种植花生14万亩,总产量4.5万吨,是河北省花生生产基地,由于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过量或用法不当导致环境污染加重,花生品质和产量下降,花生生产和出口量呈下滑态势。,本文中介绍用微生物肥料及植物源性质的作物抗逆剂于花生生产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中以作物抗逆剂情况最好,增产率为24.39%,亩净增产值135元,投入产出比例为1:14.5。
农业生产过程中,常遇到人为的或自然的诸多因素影响,严重的影响作物生长、品质和产量等,是农业生产中的难题。本文中论述了在大田作物应用生物(植物原)药肥,提高作物抗逆功能效果,令人满意。
油菜田草害是制约油菜高产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杂草与油菜争光、争水、争肥,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质量。多年来,本市农民一直习惯于见草才除草,随着盖草能、喹禾灵在油菜田的连续应用,硬草、看麦娘、棒头草等杂草得到有效控制,其发生密度明显逐年下降,而早熟禾的发生数量却急剧上升,已成为本市油菜田主要恶性杂草。而目前国内对油菜田杂草早熟禾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及其有效防除技术研究报道甚少,且生产上推广的多数油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