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东西方科学技术交流中的权益利害与话语争夺-黄禹锡事件的后续发展与定性研究

来源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科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青年科学技术史学术研讨会暨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十周年庆祝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ru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简要介绍了黄禹锡事件,及后黄禹锡时代的全球几项干细胞克隆技术研究的重大进展。同时就有关黄豫锡事件涉及到的关键人物:黄禹锡、杰·夏腾、《科学》编辑部、韩国政府等进行了简介,并阐述了黄禹锡事件的科学史研究意义 。
其他文献
用最优扰动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平面Couette和Poiseuille混合流(以下简称CPHL),并且加上周期激励观看能量发展情况以便控制。CPHL的最优扰动分析已经指出,用传统的正则模方
会议
三维(3D)叠层封装技术是一种可实现电子产品小尺寸、轻重量、低功耗、高性能和低成本的先进封装技术,该技术已广泛用于手机、数码相机、MP4及其他的便携式无线产品。本
会议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误诊原因、对策及再手术的相关问题.方法 分析77例甲状腺癌误诊原凶及再手术效果.结果 77例术前均仅依靠体格及超声榆查做出诊断敛误诊.71例外院行初次手术均未行冰冻切片致误诊;本院误诊6例中2例未行冰冻切片,2例冰冻切片误诊为良性腺瘤,2例当时无法定性延迟诊断.77例均冉手术治疗.术前临床检查诊断癌灶残留符合率为71.4%;术后病理证实35例癌残留,残留率为45.45%;术前临床
本文主要选用过渡族元素镍的硝酸盐为金属源,乙醇作为碳源材料与猛炸药太安按一定的摩尔比,在75~80℃温度下混合均匀得到水溶性炸药前驱体。通过控制碳源材料与金属元素含量比例
会议
科学家作为促进科技发展与应用的重要群体,其在英国国家科技政策制订与实施中的功能日益彰显,主要表现为:科学家是国家科技政策制订的建议者与推动者;科学家是国家科技政策执行的
帕格沃什运动是20世纪著名科学家开始以共同体的方式表达他们对科学的社会问题诉求的重要标志。麦克斯·玻恩是这个科学家发声方式的最早提议者,他也把科学家关注社会问题的意
“祥瑞灾异”说的核心观点是“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其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先哲对自然本体论的探索。西汉时代其为董仲舒所体系化和准逻辑化,并迅速
会议
本文以李约瑟问题引出中国科学发展模式的探讨,详细分析中国与西方科学技术形态的差异,并以中世纪欧洲与明清时期的中国作对比,指出中国古代科学属于一种未得到充分发展的未完成
明末学人徐光启与传教士合作翻译了大量西学著作,但其中却无其独立翻译之作。开一代风气之先的饱学之士徐光启没有学习西语,以创造更好的会通西学的便利条件,其原因当值得为文一
会议
本文在调研日本院士制度运行状况的基础上,对日本院士制度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日本院士制度的特点及其对科技进步的作用和影响,通过日本院士制度的经验总结,以期获得完